揭晓创业公司股权分配详情 创业公司股份如何分配


揭晓创业公司股权分配详情 创业公司股份如何分配

文章插图
最近接到最多的咨询就是创业公司应该怎样分配股权?先给大家说一下,硅谷的创业公司都是怎样分配股权的 。
通用原则:
1、外聘CEO :5%到8%;
2、副总0.8%到1.3%;
3、一线管理人员 0.25%;
4、普通员工 0.1%;
5、外聘董事会董事 0.25%;
6、期权总共占公司15%到20%股份 。
期权在工作1年后开始兑现,4年兑现完毕 。利益分配公平,才能形成有战斗力的创业团队 。
很明显,硅谷的分配原则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别说外聘CEO根本不靠谱,初创企业你试试看找个不管是CTO还是CMO,只给0.8%到1.3%是不可能的,估计没人跟你干 。市场的行情是,CTO不到10个点的话,一般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实际上,你给10个点,也未必有牛逼的人愿意跟你干 。
而期权,基本上除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改造成股份企业,并准备上市,对普通员工来讲,那基本如同废纸 。还不如老板多发点奖金,或者老板在全公司员工面前颁发一个最佳员工管用 。
那么中国式股权究竟应该如何分配呢?其实原则很简单,创业者要搞清楚,谁是公司除创始人之外最重要的人?谁最重要谁就拿最多股份 。如果该公司是产品驱动型团队,工程师产品经理就应该拿最多股份 。如果是业务型,销售合伙人拿最多 。商业模式型,需要前期烧钱的,那会融资的就应该拿最多股份 。
产品型团队最典型的就是网络游戏 。做游戏的,几乎不用动任何其他心思,完全看产品 。产品好,用户爱玩,渠道会主动来找你联运 。开发游戏,人多了无用,资金多了也无用 。把钱砸在办公室,场面上都无用 。反而不如在一个三室两厅七八个兄弟一起干能成事 。弹弹堂的CEO曹凯,在游戏已经过月收入千万后,还每天工作到12点,看游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
销售型团队往往是要靠客户订单才能维持下去 。即使是想转型为产品型团队,往往前期也是要靠外包才能活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带来销售谁就最牛 。牛的销售死人都能说成活人,用户没有需求也能说出需求 。在中国典型的回扣文化中,牛逼的销售真的是一个人顶一万人;分最多的利益无可厚非 。
商业模式型团队,往往前期要烧钱,甚至烧钱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上亿的;动辄货币单位不是人民币而是美金的;那谁能融钱,谁就应该拿大的利益 。举个例子,一个朋友帮兄弟的互联网公司在去年资本市场已经很差的情况下从温州老板手里面募了800万人民币,估值咂舌的达到了1个亿人民币,产品甚至都没上线 。兄弟给了他给了15个点股份,不用全职 。朋友全职工作仍然是投融资,维护好和温州投资人的关系 。
很多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心怀大志,团队既没有关羽和张飞这样独当一面的人才,又想做平台级产品 。出来委托融资顾问时,只愿意给很少的利益;最后融资不成,公司倒闭 。这真应了红楼梦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人才不同,需要随时调配利益 。最典型的你看刘备打天下,初期是关羽张飞;后期诸葛亮就获得更大的权益 。为了保持平衡,关羽被赋予了一方诸侯的使命 。这就类似初创公司发展大了以后,把某块业务划给某个团队的老成员经营,以换得他在总公司管理上的出局 。这些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中 。
结语:中国是个草莽江湖;创业公司要的就是野蛮性增长 。美国那一套细化的股权分配方式在企业达到一个规模前往往不管用 。创业公司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分配利益有的放矢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