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来历-传统节日

文章插图
 传统节日  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 向来说法不一 。不少人把它当作纪念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也有人说 , 这个节日在古代 , 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据文献记载 , 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 , 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 , 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 , 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 , 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 归纳起来 , 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纪念屈原 ,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 , 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 , 死后为蛟龙所困 , 世人哀之 , 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 , 以驱蛟龙 。又传 , 屈原投汨罗江后 , 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 船只行至洞庭湖 , 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 , 恰逢雨天 ,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 再次冒雨出动 ,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 ,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 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 ,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
2.迎涛神 ,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 父亲溺于江中 , 数日不见尸体 ,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 , 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 ,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 , 五日后抱出父尸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 , 化为涛神 , 世人哀而祭之 , 故有端午节 。
3.龙的节日 ,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 , 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
4.纪念女诗人秋瑾 , 秋瑾字睿卿竞雄 , 号鉴湖女侠 , 小字玉姑 , 浙江绍兴人 , 幼年擅长诗、词、歌、赋 , 并且喜欢骑马、击剑 , 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 。28岁时参加革命 , 影响极大 , 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 , 至死不屈 , 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后人为敬仰她的诗 , 哀悼她的忠勇事迹 , 于是 , 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 , 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两千多年来 ,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 , 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两千多年来 ,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 ,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 , 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 , 悲愤交加 , 心如刀割 , 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 , 抱石投入汨罗江 , 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 , 沿水招魂 , 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投入江中 , 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 , 以便药昏蛟龙水兽 , 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过不了多久 , 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 , 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 , 抽了筋 , 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 , 又用雄黄酒抹七窍 , 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 , 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 。从此 , 每年五月初 , 屈原投江殉难日 , 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 , 投粽子 , 喝雄黄酒 , 以此来纪念诗人 , 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