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春节特色-传统节日


维吾尔族的春节特色-传统节日

文章插图
 传统节日  春节  维吾尔族 
其实在维吾尔族民族中 , 诺鲁孜节就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 。那么维吾尔族在诺鲁孜节的节日上是如何过节的呢?相关的年节家宴又是如何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维吾尔族独特的过年-诺鲁孜节
诺鲁孜节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节日 。在新疆 , 维吾尔 , 哈萨克 , 克尔克孜 , 乌兹别克等突厥民族都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 。诺鲁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 , 意为春雨日 。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 , 也即公历3月22日 。
维吾尔族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 。诺鲁孜节仪式在节日的黎明更开始 。那一天 , 男女老少都要着民族盛装举行各种节日活动 。各家的家长首先起床 , 在房屋正中燃烧起一堆松柏树枝 , 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 , 预祝他们在新的一年中平安快乐 。然后 , 家长把冒烟的松枝带到牲畜圈门口 , 让畜群在烟上通过 , 祈求新的一年里 , 牲畜膘肥体壮 , 迅速繁殖 。
节日当天日出更以后 , 维吾尔人要做诺鲁孜饭 , 家家户户用剩余的粮食和食物 , 加上多种佐料(也加野生调味佐料)煮成稠粥 , 称作克缺或冲克缺(丰盛粥) 。做这种饭时 , 不再宰牲畜 。从当天午时更起 , 维吾尔人成群结队地相互拜年 。到日落更以后 , 每户请客吃饭 , 男女老少分别跳舞和唱歌 , 尽兴表达对新春的欢悦之情 。
诺鲁孜节过后 , 在农村 , 紧张的春耕生产就开始了 。诺鲁孜节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历史 , 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 。该节日形成初期 , 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突厥部落的先辈过着游牧生活 , 他们在晚冬初春把昼夜时差持平之日称之为日生、年头 , 并把此日开头的月称之为羊羔月 。此时正值冰雪消融、草木返青、大地复苏、牲畜产仔的时节 , 这时牧民们面兴高采烈欢度节日 , 一面清点安全越冬的牲畜 , 准备开始草原放牧 。随着以牧转农、定居、城郭进程的发展 , 该节日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 , 史料上以九回鹘记载的西回鹘用塔吉克语称此节为诺鲁孜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该节在保留原始面貌的基础上 , 增添了浓郁的艺术节色彩 。
维吾尔族年节的家宴
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 , 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 , 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 , 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 , 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 。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 , 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