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你睡觉有没有流过口水 , 反正.......我流过 , 如果你没流过 , 那你应该看到别人流过口水吧 , 好家伙 , 你是不是觉得这人睡得真香 , 甚至还会想这人是不是在做梦吃大餐 , 所以口水流出来啦 , 如果你这样认为 , 那就大错特错了 , 为什么呢?别急 , 接着往下看 , 我们一起来认识睡觉流口水是咋回事 。
从中医的角度讲 , 睡觉流口水 , 中医称为"滞颐" , 中医认为引起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 , 或者脾肾两虚 , 或者中风 , 都会出现流口水的状况 , 这里呢主要从脾肾的角度讲一下为什么睡觉会流口水 , 至于中风这个就不必展开 。
在五脏与五液对应的关系中 , 《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版是这样描述的:脾在液为涎 , 涎为口津 , 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 , 由脾气布散脾精上溢于口而化生 , 故说脾在液为涎 。涎具有保护口腔、润泽口腔的作用 , 在进食时分泌旺盛 , 以助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 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 。脾精、脾气充足 , 涎液化生适量 , 上行于口而不溢出口外 。若脾胃不和 , 或脾气不摄 , 则导致涎液异常增多 , 可见口涎自出 。肾在液为唾 , 唾为口津 , 即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 , 多出于舌下 , 具有润泽口腔 , 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作用 。唾由肾精化生 。肾精在肾气的作用下 , 沿足少阴肾经到达舌下或齿缝 , 分泌而出则为唾 。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肾为唾 。”由于唾源于肾精 , 若咽而不吐 , 则能回滋肾精;若多唾久唾 , 则能耗伤肾精 。故古代养生家主张“ 吞唾”以养肾精 。唾与涎均为口津 , 但同中有异 。涎较清稀 , 为脾精所化 , 出自两颊 , 可自口角流出;唾较稠厚 , 为肾精所生 , 出自舌下 , 多从口中唾出 。故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 , 唾多频出多从肾治 。
综上所述 , 睡觉流口水要么是脾虚 , 要么是脾肾两虚 , 这个怎么区别呢?首先脾虚大多见于小孩子睡觉流口水 , 一般情况下还伴有大便溏薄、面白唇淡的症状体征 , 也就是大便有不消化的东西、而且大便较稀 。而脾肾两虚多见于成人 , 除了脾虚的症状体征外 , 还有肾虚的表现 , 比如梦尿、怕冷之类的 。另外 , 小孩子睡觉流口水还可见于脾胃积热 , 脾之液为涎 , 廉泉乃津液之道路 , 若小儿脾胃素蕴湿热 , 致廉泉不能制约 , 故涎液自流而粘稠 , 严重的甚至口角赤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