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如喝碗天麻汤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天麻古时又叫赤箭,为兰科寄生植物天麻的块茎 。我国南北均有分布,现以大面积人工种植 。凡外观好看,细长晶莹透亮,多是人工种植的 。野生的一般表面比较褶皱,且带褐黑色 。天麻冬季采挖质量较好,洗净煮透或蒸熟,微火烤干 。用时润透切片,即天麻片 。
一、天麻的功效:
天麻味甘,平 。归肝经 。功效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被誉为“滋养息风的要药”,其特点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
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证的治疗 。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
《药性本草》:“治语多恍惚,善惊失志 。”
《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
《珍珠囊》:“治风虚眩晕头痛 。”
《用药法象》:“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悸;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 。”
《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
《玉楸药解》:“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通关透节,泻湿除风 。治中风痿痹瘫痪,腰膝牵强,手足拘挛之证,兼消壅肿 。”
《本草备要》:“辛,温,入肝经气分 。益气强阴,通血脉,强筋力,疏痰气 。治诸风掉眩,头旋眼黑,语言不遂,风湿顽痹,小儿惊痫 。”
张元素言:“治风虚眩晕头痛 。”
二、天麻的配伍应用:
1.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 。天麻能息风止痉,为治肝风内动常用之药,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治小儿急惊抽搐,常配伍钩藤,羚羊角、全蝎等,即钩藤饮 。若治小儿脾虚慢惊,常配伍人参、白术、僵蚕等,即醒脾散 。
治破伤风之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常配伍南星、防风、白附子等息风止痉之药,即玉真散 。
汪昂言:“诸风眩掉,皆属于肝 。肝病不能荣筋,故见前症 。天麻入厥阴而治诸疾,肝气和平,诸疾自瘳 。”
2.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等证 。天麻既息肝风,又平肝阳,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 。治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证,常配伍钩藤、黄芩、牛膝等,即天麻钩藤饮 。此方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证属肝阳上亢者 。疗效显著,值得学习 。
天麻最常与钩藤配伍,平肝潜阳,相得益彰 。其清热平肝,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之力益增 。
3.用于风湿痹痛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证 。天麻能祛风湿、止痹痛 。较适用于风湿久痹,肝肾两虚者,常配伍秦艽、羌活、牛膝、桑寄生等药 。
此外,天麻与川芎配伍,还常用于治疗头风痛或偏头痛,如大川芎丸 。而一些中风后遗症,手足不遂之证,组方当中,也常用到天麻 。
三、天麻的用法用量:
天麻即可入煎剂,也适宜做丸散 。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不宜过量;研末吞服,每次克余即可 。
汪昂言:“根类黄瓜,茎名赤箭 。有风不动,无风反摇,一名定风草 。明亮坚实者佳 。湿纸包煨熟,切片,酒浸一宿,焙用 。”
四、天麻的应用注意:
天麻性善祛风,有伤阴燥血之弊,故阴虚血少及类中风者忌用 。
汪昂言:“血液衰少及类中风者忌用 。”
——中医实战笔记20.8.16晚
#中医实战笔记#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如喝碗天麻汤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文章插图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