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层果皮,化橘红的功效是燥湿化痰,理气,化橘红的作用是治风寒咳喘痰多,食积不化,化橘红用药禁忌是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化橘红 。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文章插图
基本概述 药名:化橘红 别名:蜜制化橘红、化州橘红、化皮、柚皮橘红、毛化红、赖橘红、柚类橘红、兴化红、毛柑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脾经、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消食 主治:风寒咳喘痰多、呕吐呃逆、食积不化、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药材基源: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层果皮 。功效作用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文章插图
1、化橘红消痰至灵,然消伐太峻,不宜轻用 。《本草从新》 2、化橘红理气快膈,故配郁金、砂仁等,亦可用于噎膈反胃,饮食不下 。3、化橘红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治湿痰咳嗽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 4、化橘红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解蟹毒 。《纲目拾遗》 5、化橘红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以及肝风挟痰,呕不能食,头痛头晕,甚或痰厥者 。(《妇人良方》导痰汤) 6、化橘红涤痰开窍,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济生方》涤痰汤) 7、化橘红润肺清热,理气化痰,治肺燥有痰 。(《医学心悟》贝母瓜蒌散) 8、化橘红用于食积,腹胀呕逆 。化橘红可配山楂、麦芽、枳壳等,以消食化滞; 9、化橘红用于痰滞胸中,咳嗽气喘 。化橘红性偏温燥,燥湿化痰之力较胜,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喘、痰多,胸膈胀闷,用之尤宜,可与半夏、苏于、杏仁等同用,以增强止咳平喘之功;若咳嗽痰多,气急口渴,咽干者,则可与瓜蒌、麦冬、款冬花等润肺化痰之品同用 。10、化橘红治妊娠呕恶,口淡乏味,可与白术、苏叶、生姜同用,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食用方法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文章插图
1化橘红健胃茶 组成:徐长卿4.5克、北沙参、化橘红、白药各3克、生甘草2克、玫瑰花、红茶各1.5克 。制法:上药按比例加大药量,研成粗末备用 。用法:每次取15克纱布包装,置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 。代茶频饮,每日1剂 。连饮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上痛 。主治: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隐痛,不思纳谷,身重困倦者 。禁忌:胃中灼热嘈杂,吞酸口苦者忌用 。按语:本方适用于胃痛日久,不思纳谷,中虚气滞之胃脘病症 。徐长卿又名鬼督邮、寮刁竹,性味辛温无毒,能镇痛止咳利水,《中国药植志》说它能“治一切疝症和肚痛、胃气痛、食积、霍乱 。”药理试验,本品除有镇痛、降压作用外,试管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北沙参味甘淡,性微寒,能清养肺胃之阴 。近世医家常用本品配麦冬、石斛、白芍等治疗胃阴不足之胃病 。白药又名白药子,味苦辛,能清热消痰止痛,《本草图经》用本品研末酒调服,治心(胃)气痛症 。药理表明,本品有抗炎、抑菌、镇痛等作用 。配以甘草,甘缓和胃 。化橘红、玫瑰花,理气和中,解郁 。出处:《新中医》   2葶苈五子汤 组成:葶苈子3克、牛蒡子6克、莱菔子6克、炒杏仁6克、化橘红6克、炙苏子4.5克、川贝母4.5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以上为1岁小儿用量 。功效:降气平喘,化痰除胀 。主治:外感风温内袭而致 。出处:孙一民方   3肺炎汤 组成:麻黄3g、炒杏仁9g、甘草3g、生石膏30g(先煎)、化橘红9g、牛蒡子12g、鱼腥草30g、川贝母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大叶性肺炎 。高热喘促,咳嗽胸痛,吐铁锈色痰,鼻翼煽动,脉洪大数,舌苔白或黄,少津 。各家论述: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加味而成,以麻黄、石膏为主药 。麻黄属辛温解表药,若与寒凉药配伍,可为辛凉宣透之剂 。麻黄散邪;石膏降热;杏仁利肺,肺气宣畅,内热得清,喘咳可平;加化橘红、川贝母清肺利痰;鱼腥草、牛蒡子清热解毒 。热毒炎消,胸痛痰喘可愈 。来源:《临证医案医方》 。用药禁忌 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化橘红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