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散手竞赛中 传统武术怎么打

传统武术从运动形式角度分为传统武术功法运动、传统套路运动和技击运动 。散手属于技击运动 , 是在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基础之上对传统武术技击技术的深刻研究和灵活运用 。传统武术各拳种在技击方面的交流 , 自古以来都是以散手方式进行的 。传统武术散手竞赛面临诸多困难 , 许多人感叹:“规则规则难煞人 , 传统武术怎么打?”

传统武术散手竞赛中 传统武术怎么打

文章插图
一、传统武术散手竞赛指导思想与前提
1.传统武术散手竞赛发展思路应是“走限制散手技击的后果 , 尽可能多地继承保留武术技击技术和吸收世界各民族可以为我所用的技术 , 尽可能少地限制技术手段的使用发挥 , 尽可能高地提高技术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2.传统武术散手竞赛的法律依据:“以法为鉴 , 可以知规则” 。《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 因而构成犯罪的 , 是故意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 或已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传统武术竞赛规则由国家体育部门批准实行 , 必须符合国家法律 。那么包括传统武术散手竞赛在内的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技击项目在内 , 都不允许将人致重伤或死亡 , 传统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必然在法律范围内 , 与社会文明发展相适应 。
3.传统武术散手竞赛的“安全第一”原则:传统武术散手竞赛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应属于高危险运动项目 , “安全第一”原则居于前提地位 。
二、传统武术散手竞赛技术体系
1.传统武术散手训练与竞赛遵循健身自卫的习武宗旨 , 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 , 各拳种流派的技击技术都可以发掘进入传统武术散手竞赛中 , 这是发展和提高传统武术散手运动水平所必需的 。
“踢、打、摔、拿”是传统武术中各具技击特点和规律的四类技击法 。各拳种流派在技法内容上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 或名称叫法不一样 , 但都脱离不出这几种技击法则广义的范畴 。在传统武术散手竞赛中需要对实战武技归纳、优化、简化、精化 , 在继承的前提下 , 通过实践创新而发展 , 做到技法全面 , 落在实战 。
在体育性传统武术散手比赛中 , 由于避免伤人 , 从技术实施的效果看 , 打一拳、踢一脚、凭点数论输赢不易服人 , 开头不易操作;摔法使一个站着 , 一个倒下 , 在胜负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 但不是完全胜利;只有拿住、制住对方 , 使对方失去继续战斗能力才是完胜 , 这是武术徒手较技效果上的三个层次 。传统武术散手技术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技术整体 , 发挥了相生相克的作用 。竞赛中应当允许“踢、打、摔、拿”整体技法全部进入竞赛 , 这不仅是可能的 , 也是可行的 , 只有全面展现中国武术散手技术体系、风格、传统性、民族性 , 才能超越、避免与世界其他流行技击项目的雷同 。
2.传统武术散手竞赛应该去掉拳套 。综观竞技散打运动从试验初期到现在 , 主要是硬碰硬打法 , 选手在拳打脚踢中极易受到伤害 , 只好采取西方拳击项目带拳套的做法 , 从思维方式上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带拳套不仅影响一些拳法、掌法技术的发挥 , 还阻挡了拿法的进入 , 割裂了武术“踢、打、摔、拿”有机构成的技术整体 , 违背了武术技击规律 , 不会出现“生擒活捉”将人制住的完胜结果 , 而只能走向重击读秒伤人取胜的不合理、不安全、不合法的方向 , 变质为非体育性技击 , 失去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的基础 。拳套不足以保证安全 , 关键是拳套只能戴在手上 , 如果说戴拳套可以减少一点击打力的话 , 威力更大的腿脚却不戴上保护层 , 说保证安全的话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