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宗师是谁七绝圣手是谁 七绝圣手是谁

七绝圣手是指诗家天子王昌龄 。
这个称号 , 和“诗家天子”一样 , 是属于特别自负的自封 , 但是就他留下来的高质量七绝而言 , 这两个称呼都不过分 。
“天子”就等于“圣人” , 说明在写诗的领域已经登峰造极 , 而“七绝圣手”更是指明了王昌龄最擅长的七绝作品类别中 , 除了李白、王之涣了了数人 , 再无敌手 。
一般认为是王昌龄和李白共同完善了七绝的格律、形式、文法 , 而且王昌龄在这方面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诗仙李白 , 正是因为二人的倾力打造和推介 , 在初唐还远远落在五言诗之下的七绝 , 后来居上 , 成为盛唐直到今天依然是最流行的近体诗格式 。
王昌龄、王之涣、李白等人 , 对七绝的开创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 是七绝的开国功臣 。
在齐梁体之前 , 绝句一直被认为“体小而俗” , 得不到诗人们的正视 , 是这些诗人让七绝正式走上诗歌的历史舞台 。
王昌龄作为“七绝圣手” , 把七绝的题材、用途、境界都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他对七绝的体式、写法、结构、表现手法 , 也做了大量的尝试 , 这些手法被后人沿用 , 并且基本没有超越 。
比如四句体现的“起承转合” , 这个手法几乎成为七绝的定式 。又比如用否定、疑问、限制等方法作为七绝的结句 , 也成为七绝能不能写好的一个标准 。
我们看去年疫情期间日本捐赠物质上的名句出处 , 就能理解这种对七绝的规范好在哪里: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 , 送君不觉有离伤 。
青山一道同云雨 , 明月何曾是两乡 。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 , 押平水韵“七阳”部的标准七绝 。
内容衔接 , 是不是条理清晰的“起承转合”?是不是用问句作结句?
王昌龄之后的诗人们写绝句 , 基本上都是在诗风上有所区别、追求特点了 , 在形式、表达上没有太多创新 。
正因为王昌龄对七绝这种重要问题的开创性功绩 , 所以即使他自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 后来者也觉得并不过分 , 也就逐渐习惯了以此相称 。
好的诗词 , 走了出去 , 然后文化回流 , 打动新一代年轻人 , 其实是好事 。
不过这么多朋友是通过这样的方式 , 才了解到我们自己祖先的名句“明月何曾是两乡” , 着实让热爱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人有那么一点悲哀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