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习练者超过一亿人河南太极拳洋弟子

【全世界习练者超过一亿人河南太极拳洋弟子】 从大山深处到风靡世界
2008年3月的一天,德国青年玛林赶到河南温县陈家沟,迈进了太极拳学校的大门 。陈家沟太极拳协会负责人、副校长陈炳对教洋学生并不陌生 。他生于太极世家,6岁随叔父陈小旺大师学艺,多次获得国际、国内武术比赛大奖,是唯一拥有复旦大学学位的拳师 。
玛林开始每天与师兄师妹们一起练习拳法 。金发碧眼的他在学员中非常醒目 。“太极拳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许多人都是通过中国武术了解和喜爱上中国的 。”见采访人员来访,玛林兴奋地说,尽管在语言、生活上还有些不太适应,但会坚持下去,“将来把功夫传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坐落在温县城东青风岭上的陈家沟有2500多口人,这里就是像谜一样吸引着世人而闻名天下的“太极圣地” 。当地民谣道:“喝喝陈沟水,都会跷跷腿 。”今天,这个躲在大山深处平凡的小村落,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
3月5日早上,采访人员在陈家沟村看到,不少早起晨练的村民都在打太极拳 。上至鹤发童颜的老者,下至四五岁的孩童,拳脚起落处,衣襟飘飞,如行云流水般 。村民陈水木说,太极拳讲究“缠绕螺旋”,每一个动作会牵动一系列身体关节,一套十五分钟的拳打下来,全身骨节都能活动开,使人全天精力充沛 。
据史料记载,陈氏太极拳创立于明末清初,吸取了众家拳术之精华,汇集《易经》太极阴阳之理和中医经络学说 。1984年,陈氏太极拳传人打破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门规开门接徒,太极拳运动迅速发展 。目前,仅焦作地区就有80万余人练习太极拳,武馆、学校50余座,基层协会200多个 。其中,温县练拳人数达10万多人 。2007年10月,温县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陈氏太极拳也已进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强,中国功夫不仅受到国人热爱,而且走出国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 。
太极大师与洋弟子的“父子情缘”
事实上,在陈氏太极拳众多弟子中,玛林只是普通一例 。陈正雷大师和美国弟子盖瑞的“父子情缘”则更让人感动 。陈正雷也是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立志要把太极拳做成大产业,目前在中国及韩国、美国等地开了8家太极拳馆和数个教学点,弟子数千名 。
2001年,陈正雷在美国授课时,一个叫盖瑞的中年男子慕名驱车八个多小时找到他 。盖瑞从小偏爱搏击类运动,开有一家规模不小的拳馆,1996年开始接触太极拳 。两人一见如故 。此后,陈正雷每次去美国都要在盖瑞家里住上一段时间,教授其拳法 。盖瑞夫妇对陈正雷的生活更是悉心照料 。在陈正雷那里,他们学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为人处事的方式 。
2004年12月,盖瑞父亲去世 。2005年8月,陈正雷为海内外42名弟子举行拜师仪式 。43岁的盖瑞突然跪在老师面前发誓:在今后生活中陈大师将是我的父亲,我会做一名最佳传播人,发扬他的太极拳……一番发之肺腑之言令在场的人落泪 。陈正雷默许了盖瑞的请求,并为他取了陈瑞德这个中国名字 。现在,盖瑞一有时间便会把儿子和学生带到陈家沟学习,他说要向更多的美国人传播太极文化,展示太极拳的魅力 。
从痴迷中国功夫到研究中国文化
多年的国外从教经历,让陈氏太极拳传人之一的郑旭东感慨颇多:“随着中国功夫电影在国外的流行,中国武术逐渐被认识、接受,那时在他们眼里学武术的目的就是有一天能像李小龙一样所向披靡,可事实上这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精神 。现在每次上课时他们会问类似‘老子思想和太极拳有何相通之处’等比较深刻的问题,不少外国学生都已由痴迷拳脚功夫转变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