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历史


莫高窟的历史

文章插图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 , 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 , 形成巨大的规模 , 有洞窟735个 , 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 ,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
扩展资料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 , 前临宕泉 , 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 。南北全长1680米 , 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 , 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 , 上下分布1到4层不等 。分为南、北两区 , 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 , 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 , 彩塑2400多身 , 壁画4.5万多平方米 , 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 , 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 。
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 , 铺地花砖2万多块 。北区的243个洞窟 , 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 , 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 , 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
【莫高窟的历史】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