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涌向元宇宙,头部主播停播,直播带货已入冷宫?一文解析直播带货现状及未来( 四 )


另一方面,在发布丹鸟的同时,菜鸟还宣布了骨干网的数字加速计划,并发布了物流IoT的开放平台,想要实现供应链体系的全面数字化升级 。
除了直播功能外,平台内的直播模式在2021年也算乱花渐欲迷人眼,2020年到2021年,我们见证了万物皆可直播+的时代 。
根据艾媒咨询2021年第一季度直播报告,直播+的多种模式中,用户最为满意top3为公益类、文化科普类以及旅游类 。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的直播助农让我们看到了直播+公益背后潜藏的可能性 。
在直播+旅游方面,淘宝直播曾推出“云春游”,供用户线上游览八大著名博物馆,其中,布达拉宫直播不到1小时,便吸引了几百万的用户进播观看 。
在直播+健身方面,Keep等健身平台也纷纷入场 。直播+生活万物,增加了用户在多元化场景中的参与感,模糊了虚拟体验与真实的边界感,使得越来越多用户乐此不疲地参与直播互动之中 。
7. 当前直播发展困境——频频翻车的原罪是供货质量以及行业的监管漏洞直播带货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低价货品背后的质量品控问题一直饱受诟病 。2020年双十一消协舆情报告显示,消费者维权举报的占1429万条,其中直播带货占了33万条,其中大部分举报都与货品质量有关 。
除了货品质量,直播带货的场景体验也一度低迷发展,如李佳琦生病期间,水军黑粉大量刷屏直播间,此种现象不仅拉低用户购物体验,还损害了主播和平台的形象 。
除此以外,除了看直播的互动体验刷屏问题,直播中的互动玩法也较为局限,口播福利、秒杀、明星合体已为用户司空见惯的方式,吸粉吸睛的互动玩法有待拓展 。
另外,直播数据造假也成为众所周知的行业病态 。无论是看播的浏览数据,还是点击数据,抑或是销售转化数据,直播带货都存在一定数据美化造假行为 。
而直播带货造假的背后,甚至衍生出了流量、数据造假的产业链 。
2020年南方都市报曾报道,2020年国内已有超过1千多家的各类刷量平台,其中头部每月流水超百万元,相关从业者在百万级 。直播带货刷单比率普遍高达30%-50%,直播数据造假产业已形成从下游刷量工作室到上游云控软件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正在损害平台、主播、消费者、品牌方等多方的利益 。
令人瞠目结舌的前有李雪勤300W观众事件,后有汪涵70%退货率事件,凡此种种,无不令人唏嘘 。
二、直播未来何去何从?通过对于直播的相关信息的了解,笔者对于未来直播发展趋势的预测如下 。
1. 直播服务全面升级1)随着在线直播技术的成熟以及用户接受度的普遍上升,直播行业在未来会逐步形成B端布局,会有更多直播机构开设针对政企的相关标准化、定制化直播服务,为政企直播提供供应链管理、主播运营、流量运营、内容传播、数据追踪等丰富服务 。
2)在针对大众的C端的直播服务,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用户对于直播体验讨伐的舆论增多,直播所提供的购物服务如选品、品控、物流保障、纠纷保障、退还保障等会更加高标准化 。
另外,针对用户在直播中的便捷购物路径,电商平台本身也会为直播带货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可能会提供服务如直播前的预告、关注单品的直播日程提醒、提前排队直播间秒杀服务、爆款补货上架及加购通知、货品预约上架服务等 。
2. 直播形式本身——去中心化、玩法定制化丰富化、物联结合化1)从中心化泛娱乐直播到去中心化垂类专业直播
直播带货将愈发趋向于专业级垂类直播,随着知识付费的崛起,用户对主播的专业知识更为考究,垂类拥有强领域知识背书的主播将获得更多关注,在激发用户下单购买转化方面具备强潜力,直播带货将让知识来带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