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5G更猛,它是华为的新王炸( 二 )


1993年,任正非赴美考察,发现一家叫CP的电源公司,当时CP公司所生产的电源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不仅技术先进,且体积小、效率高 。
回国后任正非马上注册了深圳莫贝克通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莫贝克),为华为配套电源产品与解决方案 。
莫贝克是华为以每年不低于33%的投资回报承诺,与全国21家省会城市邮电系统联合成立的 。通过这个与邮电系统以确定性利益保障的合作,华为一箭双雕解决了当时急缺的资金,也绑定了主要客户源,为早期华为包括交换机的研发与市场拓展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
莫贝克原本不承担盈利任务,只是华为的寄生企业,员工薪水、股东分红等开支均由华为买单 。但善于由点到面的任正非,很快将其推向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逼迫其不断练出新的核心能力 。
关键转折是,1995年,入职华为没几个月的李玉琢被任正非派到莫贝克做总经理 。
李玉琢日后在文章里回忆,那是一段“疯狂的日子” 。
李玉琢回忆,1995年下半年刚接手时,任正非给他的目标是:“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莫贝克做成中国第一 。”但是刚过完年,在1996年2月的会议上,任正非就要求把莫贝克做成“亚洲第一” 。
李玉琢当面问任正非:“不是中国第一吗?”
任正非说:“我说过这样的话吗?”
李玉琢感觉被当头一棒,他事后总结:“这就是任正非,这就是华为的风格 。”
一个月后,第二次“当头一棒”来了 。
李玉琢收到任正非的亲笔信:“华为不再买莫贝克的电源了,太贵,我们买国外的,比你们便宜 。”
李玉琢看了之后,咬咬牙对员工说:“华为市场不能丢 。第一,尽快研究降低二次电源成本,质量不能降半点,但材料成本电路设计成本必须大降;第二,销售部要开发更多客户;第三,主动找华为采购部谈判,同意降价 。”
最后,莫贝克参考国外竞品价格,把价格降低了几乎一半 。
过了没一个月,第三次“当头一棒”来了 。
任正非找到李玉琢:“莫贝克包括你在内,都在华为拿工资,这不合适吧?”
李玉琢心里大惊,九个月前任正非“忽悠”他们去莫贝克时,信誓旦旦地说:“你们去莫贝克是创业,我保证你们的的待遇三年不变 。”
李玉琢马上问任正非为何出尔反尔,任正非说:“三年不变是工资不降低,不是华为开支三年 。你们要做独立公司,能养活自己的员工 。”
李玉琢感觉任正非的要求实在过分,但是又无话反驳,一时血气上涌,脱口而出说:“好!从5月份之后我们自己开工资 。”
但刚应承下来,任正非马上打下第四棒:“不是五月份,从今年1月份所有我替你发的工资都要退回来 。”
于是从1996年5月开始,莫贝克开始自己养员工,并且在后来把该退的工资都退给了华为 。
任正非步步紧逼的结果是,到了1996年底,莫贝克整整盈利5000万元 。
李玉琢在年会上流下泪水,回忆任正非这一年四大棒,把一个寄生企业活生生打成了现金奶牛 。
不久莫贝克公司更名“华为电气”,并在四年后的千禧年以30%的中国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通信电源生产商,是华为最赚钱的部门 。
华为在能源领域的基础,也就此奠定,但随后,任正非却又再来了一次改变 。
1999年底,任正非等领导层认为,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华为必须集中所有能量与对手在通讯领域竞争,继而决定:剥离非核心业务 。
2001年,任正非写下那篇著名的《华为的冬天》,他在文章里写:“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