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拍照技巧( 二 )


F9 。1/200秒 , ISO320
放大主体 突出主题
微距(Macro)是一个非常让潜水爱好者着迷的拍摄主题 , 因为小的生物只要对好焦点 , 一旦光线充足 , 就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 , 出片率比拍摄广角高出很多 。如何拍摄好水下微距摄影 , 尤其对这些小型生物来说我们就像是个大巨人 , 可能一个粗心大意就会伤害到它们 。所以潜水时的中性浮力要控制得非常好 , 中性浮力控制得越好拍摄的稳定度相对越高 。一般潜水时不建议憋气 , 是因为担心如果中性浮力控制不好 , 上下巨幅的浮动会造成危险 。但在拍摄时 , 口中所吐出的气泡会造成不少的干扰 , 所以在拍摄小生物时 , 可能还是需要憋一下气去接近它 。尽量选择低角度拍摄的原因 , 除了不要吓到它们之外 , 低角度拍摄的背景更为单纯 , 主体也会更加明显 。拍摄微距的部分最重要是耐心、专业知识和对生物习性的了解 , 越能清楚明白越能拍摄到好的作品 。
躲藏在枝状珊瑚内的虾虎鱼 , 并非会乖乖地停住不动供人拍摄 , 而是会不安分地跑来跑去 , 十分难以对焦 , 而拍摄到它张嘴呈惊讶状的萌样 , 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
F16 。1/125秒 , ISO100
控制光圈 体现风格
拍摄微距景深会变得较浅 , 光圈的控制上需要多思考 。如果想背景比较梦幻 , 可以光圈开大一些 , 如果想获得更多的细节光圈就要缩小一些 。我会尽可能把光圈再缩小一点去争取更多细节 , 但是缺点是光圈缩得越小画质的锐利度同样会有所损失 。
模特与金黄色水母共舞
F14 。1/100秒 , ISO125
快速反应 预判位置
广角(Wild-angle)拍摄可以分为水下大环境和海洋巨型生物或鱼群 。这两个部分不太一样 , 如果拍摄大环境比较稳定 , 就有比较多的时间拍摄 。但是遇到大型的海洋生物 , 如何去接近 , 包括水下拍摄反应都是最终决定能否拍摄出好作品重要因素 , 反应时间越短 , 越能掌握最佳的画面瞬间 。如何接近海洋生物也是很大的课题之一 , 不同生物有不同的习性 。越熟悉它们的习性 , 越能拍摄到想要的画面 。不要追拍以防吓到生物 , 可以换另外一种方式 , 判别它们可能前进的方向 , 再用转折的角度到它们的前面等待 。
居住在印尼四王岛村庄的小朋友 , 每个人的水性都很好 , 天生就是最佳的水下模特
F8 。1/200秒 , ISO200
选择镜头 控制快门
水下景观构图跟陆地上的拍摄手法一致 , 但可以有更多想法与创意 , 因为水下有360度的空间可以拍摄 。在水下拍摄大物大景 , 大部分会选择鱼眼镜头 , 因为鱼眼视角较广可以近距离拍摄主体 , 而主体的受光度也比较足够 。另外运用广角镜头来拍摄也有许多不同的选择 , 例如定焦的定焦镜头 , 或是拍摄时构图更有弹性的变焦广角也可以选择 。不同的参数设置会表现在照片风格上 , 在水下拍摄鱼类 , 我建议尽可能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80秒 , 因为鱼类的游动速度会比你所感觉的再快一些 。
N种技巧令水摄更专业
水下自然打光
可选择自然光拍摄 , 使用闪光灯来补光还原 。现在水下闪光灯都配有遮光罩 , 可以让光线在水下拍摄出来更加柔和自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