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森效应: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总是发挥失常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有些学生 , 平时的成绩很优秀 , 上课时的表现也很好 , 被视为尖子生;
有些运动员 , 在平时的训练中 , 成绩都已经打破纪录 , 是夺金的热门选手 。
可是到真正的比赛时 , 他们的表现却使人大跌眼镜 。
詹森效应: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总是发挥失常
文章图片
那为什么越是在关键场合我们往往发挥失常呢?
这个问题可以用经济学上的“詹森效应”来解释 。
“詹森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在关键时刻不能发挥自身水平的现象 。
“詹森效应”可被视为一种浅层的心理疾病 , 是将现有的困境无限放大的心理异常现象 。 它几乎在各类人身上都有体现 , 特别是当他们在重大、关键的场合的时候 , 紧张的氛围、无形的压力等 , 会不露痕迹地使内心紧张 , 进而导致当事人发挥失常 , 错失良机 。 “詹森效应”之所以以此命名 , 是源于一个名叫丹·詹森的运动员 。
丹·詹森(DanJansen)速滑运动员 , 平时训练特别刻苦 , 实力较强 , 可是一旦真正地走上赛场时 , 他会莫名其妙地连连失利 。 经过教练和心理学家的分析 , 他在竞技时的心理素质不强是他失败的原因 。 从此 , 心理学家便对“詹森效应”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 “詹森效应”表明 , 大部分人在重大、关键的场合时 , 更容易发挥失常 。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被寄予夺金厚望的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 , 仅获得一枚双杠铜牌 。 而同样是他 , 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却获得了这两个项目的冠军 , 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杠金牌得主 。 由此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夺金的实力 , 事实上 , 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 , 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 心情紧张 。
詹森效应: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总是发挥失常
文章图片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 平时训练中出类拔萃的运动员 , 由于受到大家的期待和自身的压力 , 给自己造成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定式 , 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 在如此强烈的得失心理下 , 怎么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另一方面 , 在心理压力的作用下 , 运动员的技能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 由此产生怯场的心理 , 使潜能和能力的发挥受到束缚 。
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实力雄厚和赛场失利之间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的问题 , 主要是由于这些运动员的得失心过重 , 自信心不足造成的 。
例如:乒乓女将邓亚萍 , 虽然已经隐退 , 但每每提起她 , 我们总会想到她在赛场上胜败取决于最后几个球的关键时刻 , 总能沉着冷静 , 最终赢得胜利 。 她自己也曾经说过 , 其实技术有时是不分上下的 , 这时靠的就是心理素质 。
詹森效应: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总是发挥失常
文章图片
可见 , 比赛不仅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 , 在赛场上更是队员之间心理素质的较量 。
为了提升运动员的实力和战绩 , 心理素质的训练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 胜败往往取决于某个关键时刻 , 谁能保持沉着冷静的状态 , 谁能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 , 那么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
詹森效应: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总是发挥失常
文章图片
在我们生活学习中也是一样 , 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基础扎实 , 考前准备充分 , 然而一到大考 , 却发挥失常 , 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 , 甚至记忆骤退 , 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