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删除康乾盛世

传说中的康雍乾盛世,是真的吗?所谓康乾盛世,先后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134年之久 。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能大致太平无事如此长一段时间,实属不易 。与乱世相应,称其为盛世,亦自有其道理 。但如果要把“盛世”理解为国富民强、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八方来拜,那中国历史除了盛唐开元,恐怕再无第二个盛世了 。就康乾这134年间来看,大致是一个向上的抛物线的轨迹,从康熙初开始上升,到乾隆初达到顶点后,就步入了下坠轨道 。如果再分的精确点,康乾盛世的这134年间,真正能称得上盛世的年代,应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算起 。这一年的2月29日,康熙帝宣布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减税计划:——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我一直视康熙为中国最伟大的帝王,甚至不需要加之一 。就凭“永不加赋”这一点,满清之前,史上还无第二个帝王能有如此胸怀胆魄!要知道在农业文明主导的社会里,按人丁征赋是朝廷最最重要的财源啊!康熙敢把这项财源停下来,足见其对自己治下的帝国,有着十足的自信 。康熙完全配得上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轻徭薄赋,无大战乱,加上当时从南美洲引进了土豆、玉米等新食物,中国人口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爆发 。而这些,是康熙根本无法预料到的 。人口多,朝廷的运行成本自然也就高,而赋税未增加,到雍正时,国库已经不似前朝充足了 。再到乾隆后,这个败家子就更是挥霍无度,到乾隆后期,财政问题就很严重了 。乾隆好大喜功,打了好几场仗、加上和珅这样现象级的贪官出现、老百姓已经过的极为穷苦了 。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时,他所见到的,已经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大清帝国 。我们无法确定这盛世是从确切的哪一年开始急速坠落的,但至少在1793年,它已经步入了下坠的轨道 。如此算来,真正的盛世,最多也就是1712——1793这80年间了 。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生并死去的百姓,应是满清之前五千年中国历史上,幸福指数相当高的一批人了 。rr康乾盛世只不过是一批溜须拍马的史学家文官吹捧出来的罢了 。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已经把康乾盛世删了 。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夏天,此时正值史称为康乾盛世的时期,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在此之前,欧洲人对这个东方国度充满好奇和崇拜,他们相信,这个东方国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在这里遍地黄金,人民都身穿绫罗绸缎,物质极度富裕 。马戛尔尼使团的到访迅速打破了传教士们在欧洲建造起来的中国神话 。原来这一切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那样 。大清王朝的贫困落后让英国人触目惊心 。从英使团为后代留下了厚厚的文字记录中可以看出,大清王朝的贫困落后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 。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 。“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 。”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 。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英使团一路上享受的是皇帝最慷慨的礼遇 。一路上各地官员送来了非常多的食物,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 。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 。“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英使团深深感到这个外表繁荣富庶的的大国实际上处在难以想象的贫穷当中 。这个饥饿的盛世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 。到达浙江沿海后,英国人请求当地总兵帮他们找一个领航员 。总兵痛快地应答了并派出士兵,把所有从海路去过天津的百姓都找来 。这群老百姓一个个双膝跪地,徒劳地哀告道,离家远行会坏了他们的生意,给妻子儿女和家庭带来痛苦,总兵不为所动,命令他们一小时后准备妥当 。在船只行使于内河时,官员们强迫大批百姓来拉纤,许多百姓拉到一半往往连夜逃跑 。为了找到替手,官员们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庄,出其不意地把一些村民从床上拉出来加入民夫队 。兵丁鞭打试图逃跑,或以年老体弱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的事,几乎没有一夜不发生 。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个饥饿的盛世,迅速膨胀的人口增长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贫穷和落后,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教科书将康乾盛世删除,正好能让我们从以往的虚假的历史自信中走出来,正视这段历史,正视于西方国家的差距,对这个时代的得与失进行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估,这样或许才能更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