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国学讲什么

四年级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大量古诗词,熟读道德经,你觉得有必要吗?很多名人从小就读大量的古诗词和经典书目《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具体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现在家里小孩已经初中毕业了,回首十几年的育儿心路历程,除了要让小孩吃好喝好睡好,以身作则给予必要的品德教育外,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是全家人配合做了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接触大量的古诗词和经典读本 。不是四年级开始,而是两三岁就开始了 。从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好听的诗词诗歌开始,方法很简单:读给她听,放录音给她听 。秘诀是:每天要坚持 。还要抓住黄金期,据科学研究说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是6~8岁(这方面的资料大家可以了解下) 。不过通过实际情况推测,在8岁之前,我认为孩子的记忆都是黄金时间 。两岁之前,我给孩子读的是拼音版的《声律启蒙》《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还有很多的中外经典的故事,睡觉的时候孩子也是听着故事睡的 。父母上班的时候,家里的老人也会放录音听,孩子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沉浸在这些文字和故事里的 。这个时候孩子是全方位地吸收的,会说话的时候,大人读一句,孩子读一句 。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读,甚至会背了 。上小学时很多孩子都报识字班和拼音班,我家孩子没报 。小学一年级时候,其实拼音有的也搞不清,因为学校基本默认孩子们都学过了,讲得也很快 。这个时候我也没太着急,到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她就跟上了 。身边很多家长问过,四书五经孩子们读得懂吗 。小的时候可能是读不懂一些深刻的道理,但到十几岁了,随着孩子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和事,有些就慢慢懂了 。所谓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是我们家长切不要急于求成,在孩子们成长的时候,有的时候可以用读过的书里面的话来教育她,她不会感到陌生和被教育,会感到这个话我熟悉,我见过呢 。苏辙有一句话:早岁读书无甚解,老来省事有奇功 。意思是说,小的时候读书都是不求甚解的,有了人生阅历后,审察事物时却有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早年记忆的沉潜 。这句话特别有道理,但关键的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能不能够有机会、有条件大量的读书,吸收好的知识和智慧,在这个数字化信息纷乱、观点横飞的年代,还是需要家长的智慧和定力的 。关于选择版本问题,一开始选择的版本是拼音版,否则咱们大人有很多字也不认识的 。孩子很小的时候是不会问什么意思的 。如果问,我们就讲给她听好了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问题,不要在懂与不懂这个问题上纠结,纠结一时还好,太多人纠结一年两年的,这不耽误了孩子读书了嘛 。谁都明白,书没有白读的时候 。读多和读少那是不一样的,读什么书就更不一样了 。所以,诵读经典,永远不会过时,读经典开智慧也不是一句空话 。以上也只是说了一点点,想具体了解的不如留言一起讨论 。我只是分享了家里孩子十几年来真实的案例 。记得女儿在小学二年级读到《大学》时,朗朗上口,她说,妈妈读起来跟唱歌似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第一段读读看,是不是很有韵律跟唱歌似的 。回到上面的《大学》里这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说得太好了 。现在家长给孩子们报那么多培训班兴趣班,大多在追求“末”,真正读书求知做人的“本”放弃了呢 。好了,为了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了,再说说女儿读这么多经典后的学习情况吧,想必很多人都关注这个呢 。小学语文课的很多古文,对孩子来说都是小儿科,很快就背诵好了,节约很多时间,可以读更多的书 。初中课本里有更多的背诵古文诗词,孩子也是几乎过目不忘地背下来,更多的时间可以放在理科上了,因为语文除了作业几乎不占用更多的时间了 。都说初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孩子也不怕写作文,写作文对她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 。我分析原因有两点:是她读的书够多,在她脑海里已经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体系了,二是还有这个读经典开智慧的玄之又玄的道理了 。孩子更不怕文言文,初中语文课很多文言文都是要整篇或是大段背诵的,她都是第一个就背诵好的,在班级里还有“文言小博士”的称号,至于语文成绩每次都是名列前茅 。还要补充一点,《中华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圣经故事》《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故事》等等吧,拼音大字版本的,整个小学时期她都在翻阅,喜欢的故事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有一遍地去读 。另外《道德经》通篇背过,《论语》《庄子》《孟子》也都熟读和背诵过部分篇章 。古诗词分诗人读和背了很多,比方说苏轼、李商隐、李清照、李白等,还通篇背诵了《春江花月夜》,大部分《毛泽东诗词》 。类似的书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她说,妈妈,考试的时候很多故事我好像都读过了呢 。所以平常读的多了,考试不过就是那些范围里的,逃不过的 。考试时孩子见到题目:咦,这个人我知道他,这个事儿,我知道讲的啥 。当然不能为了应试去读,而是大量地阅读和涉猎,顺便也应了试呢,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孩子走国际学校的语文学习我不晓得 。)不过,读什么学校,母语得过关吧,大量的阅读也没坏处 。忍不住再叨叨几句,前几年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分享了我的心得,那个时候,女儿已经自己独立读书了,小学一二年级她就可以读很多不带拼音的全本名著了 。孩子读书这回事,还是得看家长自己的见识吧,现在很多畅销书,都在教育父母要怎么自我成长的,虽然也不错,不过总觉得还是没说到点子上 。不如好好读这几本《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这本也就200来字)《傅雷家书》(啰嗦但就是好,我初中就读了,那时就想,长大我就当这样的家长 。)《曾国藩家书》 。一句话:教育孩子,家长先武装自己的头脑吧 。(不要整天刷朋友圈,追肥皂剧了,我们的孩子不在朋友圈里呢 。)深有感触的是,孩子小学的时候有人就在问到底怎么学习语文,我就是这么说的,很多人也都说好,但始终半信半疑,也坚持不下来,现在却要抱怨孩子不读书,阅读量不行,不会写作文 。甚至还要专门报班学写作文 。只有极个别的朋友坚持读,现在跟我说,多读经典好书和接触大量古诗词,孩子的语文真的帮了大忙了,不用上补习班,不发愁写作文……反正吧,谁坚持读书,好处谁知道,而且受益一生呢 。rr周恩来总理年轻时在南开求学时曾说过一句话:“记背于少年,受用于一生” 。小学时期孩子功课少,没有升学负担,记忆力好,精力充沛,利用这一黄金时期,多背一些传统文化,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曾有美国采访人员劳特斯问李嘉诚先生: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 。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李嘉诚就用两个霸气的字回答:气概!李嘉诚先生接着说: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 。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会跟刘备打天下,是因为刘备有匡扶大汉的气概 。如果您希望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