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能不能思考海德格尔 当农民工开始思考海德格尔


农民工陈直因为一篇求助帖“火”了 。
11月初 , 因为想出版自己翻译的理查德·波尔特的哲学专著《海德格尔导论》 , 他在网络发帖询问哲学著作是否有出版可能 , 因为其农民工的身份 , 引发了一场关于农民工和关于哲学的讨论 。
陈直确实是一位农民工 , 但又“不像农民工” 。2009年 , 他从一所二本大学退学后 , 先后到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多个地方打工 , 修过机器、搬过货物 , 也曾在流水线上组装iPad屏幕 。
同时 , 他钻研哲学 , 重新学习英文 , 翻译哲学专著 , 在繁重的打工生活中 , 每天坚持阅读两三个小时 , 为了摆脱生活困境和童年阴影 , 带着存有1200多本电子书的kindle四处漂泊 。
意外被关注之后 , 他感到惶恐 。面对潜在的“走红”机会 , 他决定不再接受媒体采访 , 避开人群的注视 , 找回读海德格尔时的“力量感” 。
求助帖
11月初 , 在“海德格尔”豆瓣小组中 , 一则标题为“我是农民工 , 请问要如何才能入读大学”的求助帖“火”了 。发帖者陈直称 , 自己是一个农民工 , 翻译了理查德·波尔特的《海德格尔导论》 , 想求助网友帮忙联系出版社 , 看是否有出版可能 , 以作为“同等学力”的证明申请入读大学 。
【农民工能不能思考海德格尔 当农民工开始思考海德格尔】↑一边是哲学 , 一边是生活 。
“海德格尔小组”成立于2006年3月3日 , 截至目前共有18587名组员 , 557个帖子 。相较于那些有数十万组员、单帖讨论动辄上千的八卦小组 , “海德格尔”显得较为安静 。陈直的“求助帖” , 是小组内唯一留言过百的帖子 。
在帖子的评论区 , 有网友直言 , 出版哲学书译本的希望十分渺茫;有网友建议众筹协助陈直出版译作;也有网友说自己的经历与陈直相似 , 虽然成功进入大学攻读研究生 , 却发现“大学在今天并没有钻研学习的人” , “和想象中差别太大 , 觉得有点后悔” 。
11月8日 , 陈直更新帖子 , 表示通过网友们的建议 , 自己明白了“出版”和“以同等学力”入读大学并非曾经想象的那样简单 , 目前已放弃了之前的打算 , 感谢网友们的帮助 , 并将帖子更名为“此帖意义已经完成” 。
让陈直没想到的是 , 这篇求助帖引起了一场“风波” 。先是网友质疑他的陈述 , 认为他是“骗子”:一个农民工 , 怎么可能做到翻译出英文哲学专著、说出如此得体的语言?随后 , 媒体采访人员们循迹而来 , 试图挖掘“农民工”与“海德格尔”这两个词汇背后的故事 。
↑“此帖意义已经完成” 。
11月19日 , 有媒体以“自述体”的形式发表了陈直的故事 。很快 , 文章刷屏 , 阅读量突破10万。转发这篇文章的 , 不乏大学教授、知名律师、杂志主编和顶尖高校博士 。他们写下长长的评语 , 表达对陈直、农民工与哲学 , 还有“应该怎样报道农民工与哲学”的看法 。
评语中 , 时常可见“庞氏骗局”“悲壮”“审美化”“浪漫化”等词汇 。一名哲学博士读完陈直的故事 , 写下一段论文式的文字 , 认为这再次印证了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评价 , 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比其他历史学优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