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更换手机号码惹的祸 换手机号码了


竟是更换手机号码惹的祸 换手机号码了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 |曾仰琳 邹璐徽
不需要跑银行,也不用提供担保和抵押,动动手指填写资料,甚至填个手机验证码就能获得信贷服务 。互联网贷款平台的出现,给需要资金周转的人提供了便利,但高度便利之下也暗藏不少隐患 。
随着3.15国际消费者保护日临近,与网络贷款相关的投诉案例也层出不穷 。一些投诉人反映,他们没有通过网络平台贷款,却因为手机号码更换遭遇了不少烦心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莫名其妙被网贷欠款,新旧机主竟能共用一个账户?日前,一则剑网三玩家发帖称,自己的白条账户无故多出一笔高达1万元的逾期欠款,引发不小讨论 。
用户“栀清辞”在该帖中称,自己在3月1日收到陌生微信,告知自己曾用手机号注册的白条上,有一笔已经逾期116天的欠款,金额高达11633.93元 。
但令她奇怪的是,虽然在大学的时候注册过白条产品,但却从未使用过;此外,注册用的手机号在2018年年底就已弃用,按理来说,这个白条账户也应当已被弃用;但经“栀清辞”查询后得知,这个本该无人使用的账户在2020年8月和2020年9月却各有一笔1元钱的支出,2020年10月有14笔金额总计10991.82的支出,而这些支出累计至今金额已达11633.93元 。
无故被贷款的她马上拨打至白条客服,并陈述了上述事实 。客服人员告知其,如果她通过手机号注册的账户没有解绑或者销号,那么即使手机号已经注销,但再次被新号主激活的时候账户还会沿袭使用她的身份信息 。
“栀清辞”称,在发帖后的第二天就引起白条注意,对方客服查证信息证实被盗用属实,已经取消掉其账户欠款 。
一个手机号的新旧机主竟然能共用一个账户?
“栀清辞”并非孤例,在该帖的回复下,不少人也分享类似经历 。
有网友反映,刚办理的新号却收到来自前任号主在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平台买外卖、以及打车的通知;更有网友反映称,新办理的手机号竟然能通过验证码,登陆上前任号主包括微博、百度网盘在内的不少拥有个人信息的互联网平台 。
如此漏洞的存在,除了让个人隐私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陌生人获取之外,更是让消费信贷服务暴露在风险之中 。
尤其是在当前信贷服务变得更加便利的当下,只需获许身份信息以及验证码就可完成信贷服务,如若平台与电信运营商未能及时同步信息,“栀清辞”这类无故背上贷款的情况并非孤例 。
界面新闻发现,不止是白条,其他平台用户无故背上贷款的案例同样比比皆是 。
在南京读大一的滕同学在2020年9月入学时,办理了一张中国联通的校园卡,自此,就不断收到催收电话和短信骚扰 。
“有时候正在上课,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就打过来,还有几次在我睡觉的时候对方打电话过来,导致有段时间我的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滕同学告诉界面新闻采访人员,这些催收电话有一个规律,就是在一个电话没接通后,就会开启夺命连环呼叫 。
据滕同学介绍,这些催收电话背后都指向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然而他本人并没有在该公司借钱 。与“栀清辞”不同的是,这次欠费逾期的不是手机号新机主,而是前机主卢某 。
除了被电话骚扰外,滕同学还经常受到来自华夏银行、某律所的催收短信,而短信上显示的借款人又是其他欠款人的姓名——张某和刘某 。此外,滕同学身边还有2个同学也有相似遭遇 。
对此,滕同学曾联系中国联通,客服只是回应让他不要理会这些电话和短信,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于是,不胜其扰的滕同学于3月2日在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投诉了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但至今没有得到对方回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