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个好方法 一个好的方法( 二 )


规则不能厚此薄彼
爸爸:“不能看电视了、去睡觉”;
孩子:“不,我还要看,你都没有睡,凭什么我要这么早睡?”
规则是所有人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请注意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所有人、共同遵守 。在家长给孩子提意见、提要求的时候,家长首先自己要先学会遵守规则,这样你去要求孩子的时候才更有信服力 。
规则全靠言传身教的坚持
大人能够很轻松的理解规则,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比较困难,需要反反复复的练习 。孩子“犯熊”的时候我就会提醒自己,我有给他制定规则吗?如果没有我需要帮她认识规则;规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吗?如果不是,我需要从高高在上的规则制定者变为平等的共同遵守者 。
我给他讲过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吗?如果没有我需要将规则带来的好处和后果一一道来 。从熊孩子到自律的孩子,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家长们一定要学会坚持 。
让“熊孩子”变得有规矩,方法二:“留白艺术”有个朋友跟我抱怨道:“女儿写作业总是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错,下班后我也想和她一起高高兴兴的相处,可是一看作业就冒火 。我说只要你每天作业不超过5个错误,坚持一周,周末就带你出去玩,可是一点用都没有,改错照样错” 。
可是对孩子来说,要做到几乎没有错误是很困难的事 。出错才是正常的,不寻找出错背后的原因,仅设置一个高高在上的规矩,即便有收获,孩子做不到还不是只能放弃 。重要的是,当孩子有了达不到的目标带来的挫败感,你再设规矩就难了,孩子会极力排斥和逃避 。
设置一个“留白”的规则,给予孩子信心
比如这周不犯超过10个错误,孩子比较容易做到做到了,就会有成就感,家长就可以乘胜追击;下一周,孩子说不定就能做到不超过五个错误;再过一周,或许就能做到不超过三个错误了 。
给规矩一些“留白”,是一种“宽泛”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从一个小小的进步中得到信心,获得继续坚持的勇气,也避免了我们潜意识中对孩子苛刻的高期许 。
在孩子的世界里,感受大于道理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和成人不一样,在孩子的世界里感受大于道理 。很多事情你说再多也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感受 。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孩子在选择是否要执行家长设定的规矩时,并不会像我们那样从理性和长远的角度去思考,而是更倾向于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 。
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做的不是一遍遍去重复道理、抑制他们的想法或强势地制定一个必须完成的规矩 。而是要先改变自己的思考角度、呵护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的成长 。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于育儿知识以及经验分享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