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世民是如何选择的,他们的排名合理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说白了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搞出来的“国家级荣誉天榜”,用以纪念和颂扬开国功臣们的丰功伟绩,彰显李唐帝王的博大胸襟和礼贤诚意 。那么,这二十四位有资格上榜的牛人都是谁,为何长孙无忌排第一,为何猛将秦琼排最后,为何战神李靖排位偏低,这种排序合理吗?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掰一掰个中缘由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1、长孙无忌:司徒、赵国公;2、李孝恭:司空(追封)、河间郡王,贞观十四年病逝;3、杜如晦:司空(追封)、莱国公,贞观四年病逝;4、魏征:司空(追封)、郑国公,贞观十七年正月;5、房玄龄:司空、梁国公;6、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申国公;7、尉迟恭: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8、李靖:特进、卫国公;9、萧瑀:特进、宋国公;10、段志玄:辅国大将军(追封)、褒国公,贞观十六年病逝;11、刘弘基:辅国大将军、夔国公;12、屈突通:尚书左仆射(追封)、蒋国公,贞观二年病逝;13、殷开山:陕东道行台右仆射(追封)、郧节公,武德五年(622年)病逝;14、柴绍:荆州都督(追封)、谯国公,贞观十二年病逝;15、长孙顺德:荆州都督(追封)、 邳(pī)国公(追封),贞观二年病逝;16、张亮:洛州都督、郧国公;17、侯君集: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18、张公瑾:左骁卫大将军、郯(tán)国公,贞观六年病逝;19、程咬金: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20、虞世南:礼部尚书(追封)、永兴县公,贞观十二年病逝;21、刘政会:户部尚书(追封)、渝国公,贞观九年病逝;22、唐俭: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jǔ)国公;23、李勣(jì):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24、秦琼:徐州都督(追封)、胡国公,贞观十二年病逝 。▲标紫指的是在凌烟阁功臣评定时已逝者,标黄指的是当时的健在者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序有何依据?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如此排,我们结合一些常见的问题来探讨 。一、长孙无忌为何是凌烟阁之首?长孙无忌做榜首其实是名副其实的,主要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1、官职官职很大程度上就能反映出臣子在帝王心中的地位,除了个例以外,功劳也必须与之匹配,否则难以服众 。而长孙无忌的官职在众功臣中最高,是司徒 。唐朝的三公沿用了东汉的官制,依次是太尉、司徒、司空,虽然皆为正一品,但仍是讲究授予顺序的,司徒位于司空之前 。从榜上可以看出,长孙无忌下面跟着四个司空 。那么我们不妨暂且扩展一下,他们四个官职一样,这顺序是怎么论的呢?李孝恭是皇族,同等官职下,排第二那是理所当然,谁还能不对皇族恭让三分;接下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都是贞观名臣,是李世民开创盛世的核心臂助,按说他们的功劳不容易区分高下,毕竟“房谋杜断”一向是双璧合一,而魏征也不能被小觑 。有人觉得魏征不就是敢犯言直谏嘛,功劳也没觉多大 。大错特错了,魏征历任谏议大夫、尚书左丞、秘书监、侍中 、太子太师(知门下事),史学界对魏征的定义是“名相”,不是正直的“大喷子” 。魏征对上进谏纠错、维护朝风,对下整顿吏治、主持公道,如此上清下肃,才是百姓之福,才是苍生之幸,谁敢低估他的功绩?从另一个侧面看,魏征在《新唐书》上单人列传,而房杜二人合传,不能因此说魏征就是最牛,但足以说明魏征真的有分量 。那么说到底他们三人为何如此排序?因为地位相近,所以按照“死者为大”的原则,追封的司徒在前,先故去的人在前,所以顺序是杜、魏、房 。2、功劳在功劳方面,长孙无忌也是不虚任何人 。长孙无忌本就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所以他从一开始就认准了自己的亲妹夫,一条道走到黑 。可以说,征战拼搏的过往岁月里,陪伴李世民、为其出谋划策最多的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虽是文官,但也领军作战过,立下不少功劳 。最困难的时候,秦王府的主力们被太子党打压分解得七零八落,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暂时被迫出走,那个时候坚定地为李世民打气谋事的就只剩长孙无忌了 。玄武门关键一战,也是长孙无忌在其中带头串联,最终辅佐李世民登顶成功 。如此心腹功臣李世民把他排在第一理所当然 。二、猛将秦琼为何排最后?同样是“门神”,尉迟恭排第七,秦琼却排到了最后,两人的差距有点大 。尉迟恭排得高,勇冠三军、军功卓著先不提,主要是因为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不但救了李世民,还亲手杀死了齐王李元吉,最后还替李世民逼宫李渊退位,绝对是李世民的铁杆死忠,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因而对于尉迟恭怎能不极力地褒奖一番呢 。尉迟恭上面除了之前讨论过的五位“大神”,就剩一个高士廉 。高士廉和尉迟恭一样都是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的最高阶,从一品,仅次于三公,所以他们也符合上段说的按照官职排序的逻辑 。而高士廉高尉迟恭一筹主要是因为高士廉是长者,同官位、同爵位的情况下,长者为先 。当然,高士廉还有更多为先的理由,他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大舅,从小抚养兄妹长大,后来还看中李世民,将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 。就冲这层关系,李世民就要对高士廉格外优待 。况且,高士廉关键时候也没掉链子——玄武门之变时,高士廉释放监狱囚犯,发给他们武器,并与他们赶到芳林门,配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再看秦琼,生前最高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正三品,这个官职在功臣榜上毫无优势,垫底不算奇怪 。还有一点也是限制秦琼排名的主要因素,那就是秦琼一生冲阵过多,失血过多,后期身体急转直下,以致于贞观初期的几次大战都是以程咬金、李勣、侯君集、张亮等人为骨干进行的,而秦琼只能在家养病,事业和功绩上也就只能停滞不前了 。三、李靖为何排在尉迟恭之后李靖被称为大唐军神,那是军方第一号人物,虽然后期怕被李世民猜疑而隐居在家养老,但是排在尉迟恭后面还是有些别扭 。尉迟恭的功绩前面提过,不再赘述 。而李靖在评榜时还健在,最高官阶是特进,比尉迟恭的开府仪同三司矮了一级,所以在后面也不奇怪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去世后被追封司徒,要是李靖评榜时有这个官职,那就堪称长孙无忌了 。结语及排序相关的其他因素综上,能看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序的大致规则:1、官职大的在前;2、如果官职相同,优先皇族,次优先追封的,再优先早逝的,最后优先长者 。当然,凌烟阁的排名不止是按照一种规则进行的,这里面有李世民的综合考量和权衡,最后再简要说一下其他人的上榜原因:萧瑀(9)是后梁皇族后裔,屈突通(12)、虞世南(20)是隋朝宿老,长孙顺德(15)是皇后亲戚且是玄武门参与者,这里有平衡、安抚各势力的考量;段志玄(10)、刘弘基(11)、殷开山(13)、柴绍(14)是原从大将,打从晋阳起兵就是李世民的铁杆部下,这里有褒奖从龙功臣的考量;张公谨(18)在玄武门之变中,促使李世民下定反击决心并及时关闭宫门,切断东官救援,居功至伟,这里有褒奖玄武门参与者的考量;刘政会(21)、唐俭(22)是李唐初期的坚实拥趸,忠心不二、宁死不屈,这是安抚奖励开国功臣的考量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