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简便廉验的康复健身术

南宋大诗人陆游《木山》诗说: 摩挲朝暮真千回 。《病减》诗也说: 病减停汤熨,身衰赖按摩 。陆游是个长寿诗人,在 人生七十古来稀 的古代社会,一直活到86岁的高龄 。诗中透露,衰病者若要康复健身,按摩的作用不可忽视 。

按摩简便廉验的康复健身术

文章插图
按摩作为保健医疗的一种,有着简便廉验的特色:简是方法简单,便是方便易行,廉是不花大钱,验是效验确凿 。因为有着这些特色,无怪乎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这种具有较强民族特色的康复健身之法,要加以特别青睐了 。
我国按摩起源极早,具有浓厚的原始医疗性质 。先人们在劳动时或有扭伤不适,总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手在伤痛之处来回按摩,以求减轻病苦 。日长时久下来,由于经验的积累,便渐渐地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按摩之法 。早在《黄帝内经》中,按摩就被列为中医治病的疗法之一了 。《灵枢·九针篇》说: 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
一种治疗方法的确立,总少不了开山祖者的艰辛探索 。劳动人民出于自觉不自觉的按摩是一回事,把它总结提高,有意识地贯彻到医疗实践中去又是一回事 。还在《黄帝内经》出现以前的上古之时,名医俞跗 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按扤(w 《 眷佟保 妒芳恰 馊挡止 写 罚 k 健鞍磼n 就是按摩 。唐司马贞《索引》作注道: 挢音九兆反,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 。扤音玩,亦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 。医生为人按摩治病,自然少不了于按摩之时,为病人 夭挢引身 、 玩弄身体 ,使之气血调和,百脉流畅 。
西汉之时,按摩之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时《五十二病方》(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载有 止血出者,燔发,以安(按)其痏 ,已把按摩之法配合治疗创伤出血 。
而标志按摩之法正式成熟并形成体系的,则为《黄帝岐伯按摩》专著的推行于世 。《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岐伯按摩》全书10卷,可惜后来佚失不传,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按摩发展史上的一大损失 。
隋朝开始,太医署设医科、按摩科、咒禁科等,后来唐承隋制,于太医署分科中也有按摩科之设 。唐朝太医署规定,按摩科设博士,师4人,工16人,学生15人 。从此,按摩非但已经完全独立成科,并且还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套传授制度 。
其时按摩发展,已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条脉络:一条是作为医生治病之用的按摩,这种按摩,除了治疗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八疾 ,同时还广泛用于 损伤折跌 等正骨治疗;另一条是作为自摩自捏、康复保健之用的按摩,大多用于 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 ,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以及 每食讫,以手摩面腹,令津液流通 等方面 。
从养生康复角度看,自摩自捏的按摩之术,也和治病之用的按摩之术一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自己的独立体系,并且方法众多,繁花纷呈 。比如较为重要而常见的,就有干沐浴、熨目、挼耳、揩鼻、摩面、搓腰眼、揉腹、擦涌泉等法 。
干沐浴 ,是用手搓擦四肢身体等部位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 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皆除 。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名曰干浴 。
关于干浴的好处,谷岱峰《保健按摩》说得明白: 这段功(指干沐浴)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脏的血液供应,有助于胃肠蠕动和四肢肌肉、关节功能的锻炼,增强新陈代谢,提高皮肤弹性,增强汗腺和皮脂的功能,以及皮肤抗寒和抗感染的能力,使肌肉到老年也不易松弛 。擦身还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 。所以做完这段功之后,全身会感到舒适,精神愉快 。在晚间睡前做,又有助于消除一天的疲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