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另类解读 孔融让梨背后真相


孔融让梨的另类解读 孔融让梨背后真相

文章插图
相信大家在小时候都听父母长辈讲过 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兄弟姐妹们之间争抢东西时,父母总会拿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来教育孩子们,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孔融让梨” 。
孔融4岁的时候,同兄长们一起吃梨,总是拿最小的那一个,让大人们十分不解 。按照正常思维,小孩儿都想吃大的梨啊,为什么他却要选小的?对此,孔融的回答是:“我年龄小,所以吃的不多,按道理应该拿小的吃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了谦让,被亲戚们看作是一个奇才 。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要遵守公序良俗,要有谦让的美德等 。然而,美国人看了这个故事后,另类解读孔融,说孔融是在作秀 。在美国人看来,孔融也想吃个头较大的梨,但他知道自己要拿小的才会赢得大人们的青睐与表扬,所以他违背了自己最初的意愿,选择了小的 。孔融的行为,无疑是虚伪的表现 。为了让大人夸奖自己,不惜说谎 。
美国人还提出如果孔融不喜欢吃梨,但碍于大人的情面不得不拿一个,因此才拿个头较小的梨 。那么,他也是在说谎,表明他在作秀,还很虚伪 。因为他不但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推给了别人,还为自己挣得了“懂事,知道谦让”的好名声,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外,他们还提出家长让一个4岁的孩子分梨,是不负责任和不合理的行为 。假如年龄可以当作是分梨的标准,那么性别、高矮等是不是也可以?这是在助力小孩子滋生主观武断心理 。作为家长,要做到一视同仁 。如果梨的个头大小不均匀,是不是可以在数量上加以平衡?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孔融让梨”有不同的看法 。在中国人眼中,小孩子应该像孔融学习,尊老爱幼,懂得谦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在美国人的眼中,孔融的行为是在作秀,为了赢得夸奖而抑制内心的欲望,甚至是撒谎,小孩子不能向他学习 。不管是持什么意见,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社会中,孔融都有吃大梨的权利,没有让梨的义务,这体现了“平等”思想,只是他选择了小的那个而已 。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对“孔融让梨”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曾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了这个故事,让同学们表达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和想法 。大多数同学认为孔融有谦让等良好的品格,要向他学习 。但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孔融不让梨,其哥哥们会打他,孔融的选择是不得已的,是一种屈服的表现 。
当然,也存在这种可能 。不过,中国一直提倡的是“兄友弟恭”,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所以,这名学生提出的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环境的变化,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让孔融让梨有了新的解读,这是好事 。但我们应该把情景放在故事发生的时代,而不是现在所处的时代,从而让故事失去了它本身的教育和启示意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