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哙

战国时期,燕王哙为何要将王位让给子之?因为他傻,被人忽悠了 。(网络配图)这件事说来荒唐可笑,燕王哙好好的诸侯王不当,突然把王位禅让给了燕国丞相子之,结果引发燕国内乱 。齐国趁机灭亡燕国长达3年时间,而后才燕国才重新复国 。不管燕王哙把王位让给国相之子,到底是沽名钓誉,还是真的想让有能力的人把燕国壮大,都掩饰不了他的愚蠢 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rr“禅让”是我国古代政治权力更替的一种重要形式,尧舜“公天下”的无私历来被后人所颂扬 。所以,三代以来,“禅让”之事史不绝书 。但是,无论是同姓帝王之间的“内禅”,还是让位于外姓的“外禅”,大多是披上华美外衣的阴谋与作秀,内里却是数不尽的虚伪和丑恶 。即便是亲如父子,如李渊让位给李世民,乾隆让位给嘉庆等等,都有其不得已的原因,双方都是各怀心事小心翼翼;至于王莽、曹丕、司马炎、杨坚之类强权在手的人物,“禅让”只是换了说法的攫取而已;甚至于尧舜的“禅让”,也引起了许多后人的怀疑,“尧幽囚,舜野死”的说法古今不绝 。那么,有没有发自真心的“禅让”呢?还真有 。读《资治通鉴》,我发现,燕王哙让位于国相子之虽然最终导致了燕国大乱,却是古代历史上少见的一次真心的“禅让” 。燕王哙,姬姓,名哙,燕易王之子 。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哙继位为君 。燕王哙重用国相子之推行改革,不久后就禅位于子之 。《资治通鉴》记载:“王(燕王哙)因收印绶,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 。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燕王哙做了几年国王,就把王位让给了国相子之,自己反而做了臣子,大臣的任命,国事的决断都交给了子之 。这是一次诚心实意的“禅让”,不是在对方逼迫之下的无奈之举,也不是别有用心的传位不放权的行为 。燕王哙为什么要这样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燕王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书生气十足以致于有点迂腐呆滞的人 。他“好贤”、“好仁”,韩非子曾说他:“燕君子哙,邵公之后也 。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挥戈田猎,又亲操耒以修畎亩 。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 。”作为一位国王,他励行节俭,反对奢侈,爱惜民力,甚至亲自耕作劳动,他“勤身而忧世”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古代的“圣王明君” 。燕王哙想要施行“仁政”,和许多儒家学者一样,他推崇“贤者治国”之道,他对历史上尧舜禅让的传说非常仰慕,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够建立一种君位任贤的制度 。所以他才会主动让出王位,想要用自己的行为给世人做一个表率 。于是,他这一天真的想法就被野心勃勃的子之所利用了 。子之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在燕王哙面前,他迎合对方让贤推能的心理,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贤者;而在朝中,他培植亲信,四处拉拢,为自己制造声势 。就有人接连不断地在燕王哙面前为他说好话 。比如,苏代为齐国出使燕国时,燕王哙问他:“齐王这个人怎么样?”苏代说:“必定不能称霸 。”燕王哙问:“为什么?”苏代就说:“因为他不信任大臣 。”于是燕王哙就更加信任尊重子之了 。其实,子之和苏代是儿女亲家,为此,他还以百金赠送苏代 。还有一次,鹿毛寿对燕王哙说:“人们称道尧是贤明君主,就是因为他能让出天下 。现在燕王您要是把国家让给子之,就能与尧有同样的名声 。”燕王哙于是就把国事全都托付给了子之,子之的权力更大了 。还有人劝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子之,他说:“夏禹举把天下传给伯益,后来夏启夺回了天下 。于是天下人说夏禹名义上将天下传给伯益,实际上是让夏启自行夺取天下 。现在大王说将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官吏全是太子的人,这就是名义上交付给子之,而实际上还是太子当权 。”于是,燕王哙就削弱了太子的权力,把任命官吏的权力全交给了子之 。终于,公元前316年,子之面南称王,燕王哙反而做了臣子 。可惜的是,燕王哙自以为的“推贤行仁”的“禅让”行为,却让燕国和他自己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事实证明,被他看着的子之并不是贤者,更没有治国的才能 。在子之当国的三年里,燕国政治混乱,百姓恐惧 。失去继位机会的太子姬平心怀怨恨,联合将军市被发动兵变,想要杀死子之夺回王位 。虽然子之打败并杀掉了太子和市被,但这次内乱达数月之久,燕国“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资治通鉴·周纪三》) 。燕国内乱,邻居齐国和中山国都来趁火打劫 。公元前315年,齐宣王命令匡章带领军队攻打燕国 。燕国百姓痛恨子之,大开城门,并不抵抗,所以齐军很快就攻下了燕国的国都 。齐军抓住了子之,把他剁成了肉酱,燕王哙也被杀死 。齐军十分残暴,在燕国大肆屠杀抢掠 。于是燕国百姓纷纷反抗,齐军被迫退出了燕国 。同时,中山国也夺取了燕国的大片土地 。据出土的中山王鼎铭文记载,在燕王哙让国子之的时候,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率三军之众,以征不宜(义)之邦”,为中山国“辟启疆土,方数百里,列城数十,破敌大邦” 。此时的燕国,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幸而赵国一直想吞并中山国,不愿燕国就此破灭 。赵武灵王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姬职请到赵国,立为燕王,并派将军乐池把他送回了燕国,他就是燕昭王。《淮南子·人间训》里说:“燕子哙行仁而亡 。”真心“禅让”燕王哙却由于“禅让”而搞得国家大乱,自己也丢了性命,确实让后人感叹不已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