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接盘手机号( 二 )




文慧就有这样的遭遇,她在办理新手机号不久后发现自己的新号码原来是个“二手货”,并且前号主还是个老赖 。


“我每天都会收到前号主的各种贷款逾期信息和车辆违章信息,好几百条,这些还是打开骚扰拦截之后的 。”


她发来的截图显示,仅2020年9月10号这天,她就收到了来自不同发送方的六十多条验证码 。这还不是全部,她时常接到催债电话,“有一次我说号码换人了,他可能一听是个小姑娘就跟我兜圈子,骚扰我,被我痛骂一顿挂了 。太心酸了,后来我就没用那个号码了 。”




还有无法享受号码完整使用权的问题 。随着手机验证码的普及,几乎所有拥有会员系统的产品都设置了“手机号注册”选项,用户通过动态验证码确认用户身份,输入验证码即可登录,替代了“账号+密码”的传统模式,也因为省去了密码设置等繁琐环节、且能一次性帮助用户绑定手机号码(从而进一步成为被确认的“真实用户”),而且常常被平台作为优先注册方式推荐 。


但在“二次放号”的情形中,如果前号主没有解除自己在各大平台的旧手机号绑定,新号主用“复活”的旧手机号在微博、微信、淘宝、百度网盘等进行注册登录时,就会频繁遇到“此手机号已被注册过”的提示,导致自己无法正常使用相关服务 。


有网友在知乎上倾诉自己的经历,表示自己跟运营商客服联系寻找解决办法,得到的答复是“第三方平台问题”,需要联系“号码被占用的第三方平台客服来寻求解决”——但这种显然是解决策略中的“笨办法”,毕竟没有人知道前号主到底注册了多少个平台、注册了哪些平台 。




前号主同样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或者说更加棘手 。


以“附加资产继承”为例 。在二次放号、旧手机号易主后,由于大量第三方平台的会员系统设置了“手机验证码登录”选项,在前号主处理不得当的情况下,旧手机号所绑定的账号将成为一个“被迫共享”的账号,个人隐私也在这个过程中被“非故意泄露” 。


尤其是“非故意泄露”带来的影响常常被低估 。相比于前不久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等平台泄露简历数据,圆通员工私自泄露40万条客户隐私等均属于“隐私故意泄露”等事件,由于泄露因为并非人为故意且恶意造成,而常常是系统或技术漏洞所致,因此弄清楚原理有一定专业门槛、缺乏明确的追责方,“隐私非故意泄露”天然缺少情绪煽动力,相关话题的关注度就惨淡得多 。


但对前号主来说,“二次放号”的“智商税”一旦涉及个人敏感信息也算一笔昂贵的学费 。


浩楠在一天晚上和好友分享知乎收藏时,突然发现自己知乎的头像和昵称都变了,但收藏内容没有变动 。


“我当时以为是系统Bug,暂时串了号,没想到过了几天还是这样”,他发现收藏夹里多了一些陌生内容,感兴趣的推荐走向也很奇怪,“那不是我!我没有恋爱烦恼和社恐,但是收藏还有推荐内容好多都是如何交友、女孩喜欢什么样的男生之类的,这肯定不对劲了” 。


浩楠立马去查看“账号与安全”页面,发现手机号码绑定的是旧号码、微信绑定是自己现在用的、QQ绑定是别人的,也就是旧号码的新号主在浩楠微信登录的同时,通过手机号码或QQ保持登录状态 。


“既然我能看到他所有的浏览记录,那他一定也能看到我的,我在上面查过一些比较私密的问题,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要是别人拿这些隐私来要挟我怎么办?就算没有,这些搜索历史都能拼出半个我了,被一个陌生人知道,怎么都不舒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