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如何正确预防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如何正确预防心身疾病

文章插图
如果我们的心理出现了异样 , 那么就会导致身体机能也会变相出现故障 。现在得心身疾病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心身疾病的预防怎么样开展比较好呢?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 , 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
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 , 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 , 且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平行 。
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
4.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 。
心身疾病怎么治疗
1、中医治疗
由于中医强调整体观念 , 对心身疾病特别适用 。临床资料表明 , 小柴胡汤、龙骨牡蛎汤、半夏厚补汤、承气汤、甘麦大枣汤、逍遥散、建宁汤等常用方剂 , 对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病理反应者有良好效果 。
为了能使用得当 , 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 有针对性地使用 。针灸对消除症状可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 , 但应循证取穴 , 配合电刺激以增强效果 。
2、其他治疗
此外 , 还有松弛训练以及理疗、水疗、体疗、气功、太极拳、催眠和暗示治疗、道家认知治疗等 , 对心身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
3、西医治疗
除了对各种具体患病器官的对症治疗外 , 大部分心身疾病患者是适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的 , 以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为主要目的 。
目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抗焦虑药物有:丁螺环酮、苯二氮窧类 , 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 , 可服用谷维素以调节脑功能 。
对于难治的病例也可以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 , 合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 , 无利培酮、奥氮平或喹硫平 。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1)治疗躯体疾病
采用针对性药物、中医疗法、心理学技术、恰当的护理 , 治疗躯体疾病 , 保护脆弱的脏器 , 预防并发症 。
(2)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
有的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以及躯体功能受损的症状 , 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原有的心理防御方式失效或者不恰当 。医护人员应该敏锐的掌握病人的心理防御方式 , 给予正确的指导 , 重建升华、幽默、韬晦、利他、压制等成熟策略 。
(3)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支持系统
医护人员不仅要在言语、肢体语言等方面体现共情、责任心 , 以使患者把深埋心中的郁闷倾吐出来 , 缓解应激性压力 , 还要训练自己根据病人的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期望、人格特征和疾病特点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
(4)重建合理认知
面对同样的应激刺激和躯体疾病 , 不同的认知结构往往产生不同的反应 。医护工作者要善于在理解、接纳、信任的基础上 , 应用面质、解释、辩论等方法改变其不合理信念、态度 , 重新对应激源进行合理评价 , 应用更积极的认知方式予以应对 。
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 , 防止发病 , 预防复发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预防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