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什么 脑胶质瘤4级能活多久


脑胶质瘤是什么 脑胶质瘤4级能活多久

文章插图
一、脑胶质瘤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脑胶质瘤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以及肿瘤所处的部位进行分类 。
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 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 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
· 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而言,还是不错 。
· 高级别胶质瘤(WHO 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较差预后 。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 。根据这一分级系统,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 。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 。
二、脑胶质瘤要如何进行诊断呢
胶质瘤的诊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术后病理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判断 。患者有临床症状表现后,就诊时最常做的检查包括头颅CT与磁共振(MRI) 。头颅CT可以初步判定是否有颅内占位 。胶质瘤在CT上,往往表现为脑内、低信号的病变;低级别胶质瘤一般无瘤周水肿,高级别胶质瘤往往伴有瘤周水肿 。此外,CT在发现是否有肿瘤出血以及钙化,优于磁共振 。瘤卒中发生的出血,在CT上表现为高信号,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肿瘤伴有钙化的发生,提示肿瘤的病理类型为少枝的可能性大 。磁共振在显示肿瘤的部位、性质等方面,要优于CT检查 。低级别胶质瘤在磁共振上往往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脑内病变,主要位于白质内,与周围脑组织在影像上往往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瘤周水肿往往较轻,病变一般不强化 。高级别胶质瘤一般信号不均一,T1低信号、T2高信号;但如有出血存在,则T1有时也有高信号的存在;肿瘤往往有明显的不均一强化;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界限不清;瘤周水肿较为严重 。有时,胶质瘤与其他的病变,例如炎症、缺血等,不是很容易区分 。因此,有可能需要做其他的检查,包括PET、MRS等检查,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糖代谢及其他分子代谢情况,从而进行鉴别诊断的区分 。此外,有时为了明确病变与周围脑组织功能的关系,还要进行所谓的功能磁共振检查(fMRI) 。通过这些检查,一般可以在手术前,对胶质瘤的部位以及恶性程度级别,有个初步的临床判断 。但是,最终的诊断,要依赖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 。
三、脑胶质瘤要如何进行治疗呢
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 。具体的治疗,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功能状态、对治疗的预期结果以及肿瘤所处的脑区部位、恶性程度级别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判断,从而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
手术
手术往往是胶质瘤治疗的第一步 。手术不仅可以提供最终的病理诊断,而且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肿瘤细胞,缓解患者症状,并为下一步的其他治疗提供便利 。对于一些低级别胶质瘤,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手术的完整切除,是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以及长期存活 。目前的胶质瘤手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创时代,与前相比,更为安全,创伤更为小,肿瘤切除更为完全 。显微镜应用于脑胶质瘤的切除,可以更加清晰地辨别肿瘤与脑组织的边界,以及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从而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切除胶质瘤 。神经*的应用,将胶质瘤的手术切除,提高到新的高度 。神经*与汽车*相类似,可以使外科医生在手术前从切口的设计、术中功能脑区的辨认以及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更加精确和细化 。近年来出现的术中磁共振,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完整切除的完整程度,并减少患者术后功能缺陷等并发症的产生 。术中皮层刺激电极的应用,可以完善术中对于运动区、语言区的辨认,从而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保护脑的重要功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