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头昏怎么办 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头昏怎么办 什么是脑梗塞

文章插图
一、脑梗塞是什么样的
1.主要临床症状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现为癫痫发作,以病后1天内发生率最高,而以癫痫为首发的脑血管病则少见 。常见的症状有:
(1)主观症状 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
(2)脑神经症状 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
(3)躯体症状 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
2.脑梗死部位临床分类
(1)腔隙性梗死脑梗死的梗死面积小于1.5毫米,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位体征 。
(2)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 。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醒,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
(3)大面积梗死 患者起病急骤,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盲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
二、脑梗塞应该检查哪些
1.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 。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 。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 。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
脑电图显示梗死灶为低密度,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大小,较大的梗死灶可使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但脑梗死起病4~6小时内,只有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的病例在24小时后才能显示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且小于5mm的梗死灶 。后颅凹梗死不易为脑电图显现,皮质表面的梗死也常常不被脑电图察觉 。增强扫描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 。出血性梗死脑电图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内有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区,与脑血肿的不同点为低密度区较宽广及出血灶呈散在小片状 。
2.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脑电图,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 。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
3.常规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
4.特殊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 。
三、脑梗塞该怎么办
1.急性期一般治疗
治疗原则为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防治压疮,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 。应当把患者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 。由于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若不给予合理的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这时即使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