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慢性结肠炎中药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的检查是什么


治慢性结肠炎中药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的检查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有哪些呢
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 。
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型
治法:清热利湿 。
方药: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加减 。
槐角12克 , 地榆12克 , 生苡仁30克 , 银花12克 , 木香6克 , 川连6克 , 苦参15克 , 仙鹤草30克 , 白花蛇舌草30克 , 归尾9克 , 积壳9克 , 败酱草30克 。
2、瘀毒型
治法:化瘀解毒 。
方药:隔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
当归9克 , 赤芍12克 , 桃仁9克 , 红花9克 , 木香6克 , 川连6克 , 红藤15克 , 白头翁30克 , 三棱12克 , 莪术12克 , 枳实12克 , 八月札30克 。
3、脾亏肾虚
治法:健脾固肾 , 消症化积 。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 。
党参15克 , 炒白术12克 , 云苓15克 , 生薏仁30克 , 陈皮6克 , *6克 , 肉豆蔻9克 , 淡吴萸6克 , 野葡萄藤30克 , 方儿茶12克 , 五倍子12克 , 北芪20克 。
二、慢性结肠炎有哪些检查
1、纤维结肠镜检
诊断上主要依靠结肠镜检 , 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 。镜检中早期病变可见肠黏膜有多发性糜烂或浅表性溃疡 , 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 , 脆而易出血 。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 , 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 , 貌似息肉样 , 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 。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 , 为明确病变范围 , 目前常用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 , 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罗恩病性结肠炎鉴别 , 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是慢性结肠炎的“金标准” 。
2、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
在钡灌造影中可见到结肠袋消失 , 肠壁不规则 , 假息肉形成以及肠腔变细、僵直 。有腹部征象的病例忌作钡剂灌肠检查 , 而应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 , 观察有无中毒性巨结肠、结肠扩张以及膈下游离气体征象 。
3、粪便检查
大便常规见红、白细胞及少量脓细胞 , 检测粪毒素 , 并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培养 , 便培养无痢疾杆菌及阿米巴原虫 , 若能找到致病菌 , 是慢性结肠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
4、血液生化检查
可见电解质紊乱 , 常有低钾、低钠及低蛋白血症 , 血清蛋白可低于30g/L , 白细胞计数可高达2万以上 , 且以中性细胞为主 。
三、慢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病因
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复杂 , 最常见的病因是非特异性结肠炎 , 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菌群失调、小肠吸收不良等 。一般认为和感染、免疫遗传、环境、食物过敏、防御功能障碍及精神因素有关 。
1、过敏因素
过敏性病变 , 受个体差异影响 。主要是肠道性过敏 , 偶尔也累及皮肤 。有些人对鱼类、虾、蟹、牛乳等高蛋白食物产生过敏 , 这些异体蛋白进入人体产生大量的组胺物质 , 引发过敏性反应 。过敏性反应 , 是受致敏物质刺激 , 自身免疫引起的反应 , 激发大量免疫细胞凝聚、均集结在消化道黏膜表面 , 从而引起黏膜表面水肿、充血及渗液等炎症发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