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运动能恢复正常 血糖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血糖高运动能恢复正常 血糖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血糖高运动能恢复正常通过锻炼身体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水平,使血糖下降至正常水平 。
血糖偏高,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推荐一下五种锻炼方式:
1、慢跑
慢跑被称作温和的心脑血管体操,它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会产生非常好的刺激 。跑步当中排汗非常有利于健康,它不等同于蒸桑拿或者由于环境温度高出汗的概念 。动汗为贵,跑动起来心脏加快跳动出的汗才有意义,因为糖尿病患者体质偏酸性,动汗可使体内环境偏碱性,从而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对伤口的愈合、皮肤的修整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
2、散步
散步一种比较悠闲的运动,所谓“练十练不如散一散”,强调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种锻炼方式 。这种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最有益,因为散步不会因为过度的劳累造成血压上升,另外当遇到心跳加快或者其他的不适时也可以及时的得到救助 。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肠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 。所以,散步不但对糖尿病有好处,对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处 。
3、健身操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远端的血管坏死,因此糖尿病后期很多患者会出现手指头痛、脚指头红肿麻木等症状 。每天可以做:身体往上拔,脚掌支撑,脚后跟离地,一上一下地踮脚,同时手臂手掌全力张开,做“抓”的动作,每抓一把,脚底下都随之运动,每次做5分钟,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坚持做 。
4、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 。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有新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
5、间歇式运动
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 。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 。专家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
二、血糖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然而,目前临床上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导致了病情诊断的延迟 。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血糖仅是轻度升高,还没有超过或只是轻度超过肾糖阈,肾脏糖份排除很少,还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 。另一方面是有些患者的肾糖阈增高所致 。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肾脏内全部被重吸收,尿中无糖排出;若血糖轻度升高,肾小管的重吸收值会相应增加;但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超出了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范围,则部分葡萄糖将从尿中排出,从而形成糖尿 。这个血糖临界值即为肾糖阈,正常值为8.8~9.9mmol/L 。肾脏病及其他一些泌尿系统疾病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多数老龄患者的肾糖阈也会相应增高 。肾糖阈增高后,患者即使血糖很高也不会有糖尿 。没有糖尿,就不会引发渗透性利尿,因此可没有多尿症状;没有丢失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就变化较轻,对下丘脑中枢的刺激也相应减轻,因此可没有口渴、多饮症状;没有糖尿,就不会损失大量糖分,因此可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多食症状减轻;没有糖尿,机体的营养成分丢失减少,因此体重减轻的程度也可相应减轻 。由此,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最终不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