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有什么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比率看艾滋


淋巴细胞有什么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比率看艾滋

文章插图
一、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按其发生迁移、表面分子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T淋巴细胞(又名T细胞)、B淋巴细胞(又名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 。T细胞和B细胞都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它们的最初来源是相同的,都来自造血组织 。T淋巴细胞随血循环到胸腺,在胸腺激素等的作用下成熟,而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 。
当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即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再分化为致敏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其免疫功能主要是抗胞内感染、瘤细胞与异体细胞等;而B淋巴细胞是先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并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其功能是产生抗体,提呈抗原,以及分泌细胞内因子参与免疫调节;NK细胞不依赖抗原刺激而自发地发挥细胞毒效应,具有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
临床意义:
1.增多
①感染性疾病: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②某些血液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恢复期;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期等 。
2.减少
应用化学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等 。
二、淋巴细胞比率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和运载抗体、防御病毒感染的作用 。淋巴细胞百分比率为临床化验血液常规检测,正常值为20.0%~40.0% 。淋巴细胞百分比率增加,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减少则主要为免疫缺陷病等 。
临床意义:
1.增高
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 。此外,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 。
2.降低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
正常值参考范围:
1.淋巴细胞百分数(LYMPH%)
0.20~0.40(20%~40%)
2.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
0.8~3.5×109/L
三、淋巴细胞比率与艾滋病的关系
不能单纯的看淋巴细胞百分比和数目,如感染hiv总的来说是偏低,但更应关注CD4和CD8的比例.CD4+T淋巴细胞,也就我们简称的CD4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而其本身又是免疫反应的中心细胞,在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而CD4细胞计数则字如其意,即为检测CD4细胞的数量.正常人的CD4+T淋巴细胞约占总的T淋巴细胞的65%,CD8+T淋巴细胞约占35%.人体感染了HIV后,涉及的主要病理过程就是免疫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的丢失,绝对数量的减少,同时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CD4 和CD8 的比例失调.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是,淋巴结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症状 。
临床上检查HIV主要有以下方法:
⑴病毒载量测定;
⑵抗原测定;
⑶抗体测定;
⑷T细胞:包括CD4和CD8淋巴细胞检测 。
四、淋巴细胞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外周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主要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
淋巴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正常淋巴细胞比率为20%~40%,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 。偶然一次淋巴细胞比率偏高不能说明问题,持续增高才有诊断意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