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室间隔缺损的病因 室间隔缺损2mm严重吗


造成室间隔缺损的病因 室间隔缺损2mm严重吗

文章插图
一、造成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在心室水平产生左至右的分流 , 分流量多少取决于缺损大小 。缺损大者 , 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多 , 回流入左心房室 , 使左心负荷增加 , 左心房室增大 , 长期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增加 , 右心室收缩期负荷也增加 , 右心室可增大 , 最终进入阻塞性肺动脉高压期 , 可出现双向或右至左分流 。
缺损小者 , 可无症状 。缺损大者 , 症状出现早且明显 , 以致影响发育 。有气促、呼吸困难、多汗、喂养困难、乏力和反复肺部感染 , 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 。有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发绀 。本病易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 。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 , 心界向左下扩大 , 典型体征为胸骨左缘Ⅲ~Ⅳ肋间有4~5级粗糙收缩期杂音 , 向心前区传导 , 伴收缩期细震颤 。若分流量大时 , 心尖部可有功能性舒张期杂音 , 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及分裂 。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时 , 肺动脉瓣区有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 原间隔缺损的收缩期杂音可减弱或消失 。
二、室间隔缺损的病因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 约占先心病的20% , 可单独存在 , 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 。缺损常在0.1~3cm , 位于膜部者则较大 , 肌部者则较小 , 后者又称Roger病 。缺损若<0.5cm则分流量较小 , 多无临床症状 。缺损小者心脏大小可正常 , 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明显 。
根据缺损的位置 , 可分为五种类型:
1.室上嵴上缺损
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动脉瓣之下 , 少数病例合并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
2.室上嵴下缺损
位于室间隔膜部 , 此型最多见 , 占60%~70% 。
3.隔瓣后缺损
位于右心室流入道 , 三尖瓣隔瓣后方 , 约占20% 。
4.肌部缺损
位于心尖部 , 为肌小梁缺损 , 收缩期室间隔心肌收缩使缺损变小 , 所以左向右分流量小 。
5.共同心室
室间隔膜部及肌部均未发育 , 或为多个缺损 , 较少见 。
三、室间隔缺损的检查
1.X线检查
中度以上缺损心影轻度到中度扩大 , 左心缘向左向下延长 , 肺动脉圆锥隆出 , 主动脉结变小 , 肺门充血 。重度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心影扩大反而不显著 , 肺动脉粗大 , 远端突变小 , 分支呈鼠尾状 , 肺野外周纹理稀疏 。
2.心脏检查
心前区常有轻度隆起 。胸骨左缘第3、4肋间能扪及收缩期震颤 , 并听到Ⅲ~Ⅳ级全收缩期杂音;高位漏斗部缺损则震颤和杂音位于第2肋间 ,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分流量大者 , 心尖部尚可听到柔和的功能性舒张中期杂音 。肺动脉高压导致分流量减少的病例 , 收缩期杂音逐步减轻 , 甚至消失 , 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则明显亢进、分裂 , 并可伴有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
3.心电图检查
缺损小示正常或电轴左偏 。缺损较大 , 随分流量和肺动脉压力增大而示左心室高电压、肥大或左右心室肥大 。严重肺动脉高压者 , 则示右心肥大或伴劳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