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自发缓解后如何预防预后 膜性肾病如何鉴别诊断


膜性肾病自发缓解后如何预防预后 膜性肾病如何鉴别诊断

文章插图
一、膜性肾病自发缓解后如何预防预后
预后:
认为MN临床自发缓解率为22%~28.5% 。回顾大量临床资料 , 对治疗或未治疗的膜性肾病患者健康搜索 , 10年总体存活率约为83%和88% , 若不考虑以往治疗 , NS患者10年存活率为70%大部分患者为轻中度蛋白尿 , 病程呈良性经过 。对于MN的预后诸家看法不一但多数认为妇女儿童、青年以及继发性(药物)膜性肾病患者预后较好 。男性、老年发病大量蛋白尿(>10g/d)、严重高血压、严重高脂血症、早期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病理改变呈较高分期(如Ⅲ期、Ⅳ期)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均提示预后不良 。而尿蛋白少于3.5g/d , 或发病前3年中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预后较好 。
预防:
1.注意休息 , 避免劳累 , 预防感染 , 饮食以低蛋白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避免应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
2.在药物治疗期间每1~2周门诊复诊 , 观察尿常规 , 肝肾功能 , 儿童患者应注意生长发育情况 , 以指导疗程的完成 。
3.活动性病变控制后及疗程完成后 , 应重复肾活检 , 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 , 判断是否存在慢性化倾向 ,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
4.注意保护残存肾功能 , 纠正使肾血流量减少的各种因素(如低蛋白血症脱水、低血压等)以及预防感染 , 都是预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于影响病人疗效和长期预后的并发症 , 应积极给予治疗:
(1)感染:激素治疗易发生感染 , 一旦发现应及时选用对致病菌敏感、强效且无肾毒性的抗生素积极治疗有明确感染灶者应尽快去除 。
(2)血栓及栓塞并发症:一般认为 , 当血浆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 , 提示存在高凝状态 , 即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 。抗凝药一般应持续应用半年以上抗凝及溶栓治疗时均应避免药物过量导致出血 。
(3)急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 若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 大多数病人可望恢复 。
二、膜性肾病如何鉴别诊断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是建立在排除继发因素的基础上的 , 下面为几种常见的继发性膜性肾病:
1.膜型狼疮性肾炎 其病理改变形态特征和特发性膜型肾病十分相似;组织学改变对狼疮性肾炎有提示价值的方面包括健康搜索:小管基膜上的电子致密物沉积(100%) , 内皮下电子致密物的沉积(77%) , 系膜区电子致密物的沉积(63%)及小管网状包涵体(61%) 。Ⅳ型狼疮肾炎即弥漫增生性肾炎 , 加强治疗后转变为以膜损害为主 , 但此型抗DNA , 抗核抗体滴度均较膜型狼疮肾炎高火罐网 。除非发病时已有血肌酐升高、病理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 , 膜型狼疮肾炎和特发性膜型肾病一样预后均较好 , 10年生存率在85%以上 。两者肾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也高 。它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不同处除常规血清学检查外 , 在病理上有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 , 系膜区肾内皮下亦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IgG、IgM、IgAC3全阳性 , 有助于鉴别 。
2.肿瘤所致的膜性肾病 多种肿瘤尤其肺癌、胃肠道及乳腺恶性病变可引起膜性肾病 。肿瘤引起肾脏免疫学损伤的证据:①肾小球免疫复合物中存在肿瘤特异抗原;②肿瘤伴发膜性肾病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 内含肿瘤特异性抗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