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保质期谁说了算 茶叶有保质期


茶叶的保质期谁说了算 茶叶有保质期

文章插图
N海都采访人员 孙鹏伟


过期的茶叶还能喝吗?
在适当的条件下“本品可长期保存”,
什么条件是适当的?
长期是多长?
茶叶的保质期到底该由谁说了算?


近日,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监局”)发布了《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GB/T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保质期的解读》(以下简称《解读》)在业界引起了热烈反响,茶企普遍表示支持,但争议也不少 。


《解读》介绍,长期以来大家对武夷岩茶的保质期理解很模糊,到底是三年还是五年?要怎么标注才对?




讨论:茶叶的保质期标注,可否“模糊”处理?


暂且不论这个出发点是站在谁的角度、从谁的利益出发的,仅从文本看依然没有明确“保质期”的概念和设定标准 。


在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引用的《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保质期要如何设定,但提到了包装标识要按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执行 。进一步查阅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发现这份标准已经于2012年4月20日废止,并且在“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里查询到的与食品包装标识相关的标准,全部处于“废止”状态 。




那么,原来的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是如何规定“保质期”的呢?这份原来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要求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具体到年月日 。表述方式可以是“保质期至某年某月某日”或者“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前食用最佳”等 。


目前现行有效的,与武夷岩茶相关的几份标准,都没有明确保质期的概念以及设定标准 。这是否意味着武夷岩茶的保质期标注可以“模糊”处理?


福建省元一律师事务所蒋双灌律师认为不可以 。他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修订)均明确规定在售食品要标注保质期,并且要明确到年月日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规定唯一例外的是“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 。”


在相关法律条款没有修改的前提下,消费者和茶企之间依然有可能因保质期标注的规范性和真实性而产生争议 。相关茶业标准和这份《解读》依然不能明确界定武夷岩茶的保质期到底可以标多久 。


消费者陈先生看到《解读》后表示,“假如茶企标注他们的茶叶可以保存20年,从消费者知情权角度出发,我是否可以要求茶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他们的产品存放20年后不会变质?”




讨论:武夷岩茶可以标注长期保存有科学依据吗?


《解读》虽然引用了茶叶院士刘仲华的分析,但是介绍得不够详细 。刘院士是如何进行分析的?样本数量有多少?他在哪里发表了这个研究成果?论文名称是什么?这些关键信息均无体现 。采访人员在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平台上检索“刘仲华 武夷岩茶”、“刘仲华 岩茶”、“刘仲华 20”、“刘仲华 健康”、“刘仲华 有害物质”等十几个关键词组合均未找到相关论文 。采访人员多次拨打刘院士手机一直无人接听,截至采访人员发稿时刘院士也未对采访短信进行回复 。


刘仲华院士在《中国茶叶深加工40年》综述论文里倒是指出,茶叶天然营养和风味品质极易劣变 。


采访人员搜索其他作者的相关学术论文发现,支持武夷岩茶或者其他茶类可以长期保存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感官审评和主观评价 。而通过实验对比方式分析成分指标的研究,结果多数认为茶叶的某些营养成分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减少,而口味变化则或变好或变差,没有定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