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还可信吗 豆瓣评分可信吗?


豆瓣评分还可信吗 豆瓣评分可信吗?

文章插图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赵思维 实习生 段景文
“李一桐的戏路还挺宽的,甜妹御姐的角色都能把握,现代和古装的造型都能好看,这部剧里对爱情人物气质拿捏挺准的 。”一个豆瓣刷分QQ群主发来一段短评文案,用来给热播剧《你的时代,我的时代》在豆瓣上评论,并要求标记五星 。待完成任务,群主核验后,可得6元佣金 。
这位群主便是活跃在网上,宣称为豆瓣影视综作品“刷分控评”的网络水军中的一员 。
3·15前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多日调查发现,豆瓣评分被“饭圈(粉丝圈子)”和商业“水军”盯上 。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援方式,“饭圈”会组织在豆瓣新建账号,给各种书籍、电影、音乐打分评论,给“爱豆(偶像)”作品“养号刷评”;商业“水军”活跃在各个网络平台,他们发布网帖,寻觅客户,招募可兼职刷分控评的豆瓣用户,批量养号、买卖豆瓣号,开出不同的“刷分控评”套餐,甚至为某部作品开设“包涨包开”套餐,为作品刷至指定分数 。
一向受到信任的豆瓣评分系统被“破防”了吗?针对前述现象,豆瓣方面回应澎湃新闻称:“水军”刷不动分,在豆瓣大数据面前,水军的群体行为特征很容易被算法发现,数据的异常波动很容易被识别和定位;豆瓣评分的正常用户规模越来越大,已经足够大到在统计意义上屏蔽水军可能造成的影响 。
“对于一个作品的好坏,豆瓣评分并非是完美的,只是作为一个参考 。对于院线的发行方、作品的生产方,应该要综合采信多个评分平台,才能对一个作品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刘海波认为 。
有关养号的表情包
饭圈“人肉养号”
“请你们离我的书远点!”2020年11月,一位图书编辑控诉称,自己编辑的一部新书刚在豆瓣上架,就被“注水”大量评论 。“两天内多出近200条短评,标记记录几乎全是艺人王一博粉圈养号!”
一图书编辑发文控诉王一博粉丝在其新书评论中“注水” 。
该图书编辑的控诉引发公众关注后,豆瓣读书对外证实,称部分图书的评分评论出现异常与某些账号试图“养号”的行为有关 。此事引发公众对豆瓣“养号”及其背后刷分控评现象的关注 。
随着豆瓣影响力提升,很多影视综项目总结成绩时会注明“豆瓣评分”,以此作为作品受捧程度的指标 。
对于豆瓣评分计算方式,豆瓣创始人兼CEO阿北(杨勃)在2015年发布的长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曾提到,豆瓣采用“大众评审团”模式:“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 。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 。”
“豆瓣电影评分的宗旨是中立地还原大众的平均看法 。大众,意味着多样性,意味着差异 。给这些电影打分的人可能跟你口味相同,也可能非常不一样 。”豆瓣方面近日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他们至今沿用这一评分计算方式 。
不过,澎湃新闻调查发现,根据活跃度,豆瓣账号被“养号刷分”的饭圈和“水军”分为“普通号、年号、显示号”三类 。这部分群体认为,豆瓣账号分“权重”,用不同活跃度的账号标记、评价书影音作品则会产生不同的评分效果 。
网上总结的“教程”声称,当账号权重足够高时,给影视综作品评论才会出现在前排,在最终评分中所占的比重也更大 。
这也是出现新书上线后短时间获诸多不相关评论现象的原因——为了躲过豆瓣的“反水军”机制,通过评论“养号”,将账号“养肥(提高权重)”后再去评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