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 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万能钥匙


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 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万能钥匙

文章插图
每天醒来发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出门穿什么 。你最近是否也有同感?
早春三月,一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脱下秋裤、换上单鞋、露出脚踝了 。医生提醒,“寒从脚下起”,乍暖还寒时脚部反而是需要保暖的重点部位 。
《生命时报》结合“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采访专家,告诉你什么时候才能露脚踝,并教你一套早春穿衣原则 。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杂病门诊副主任医师 吴义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 赵艳
我国多地进入“乱穿衣”的季节
进入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升温浪潮,“暖”字成为气候主旋律 。除了北方多地温差超15℃,一些南方地区甚至能提前感受5月初的温度 。
此时,全国多地街头出现“乱穿衣”现象:外套内搭短袖、脱掉秋衣秋裤、羽绒服配单裤、羊毛衫配羽绒裤……
你家在哪个地区?一张“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看清↓
微博网友调侃道:又到了秋裤与短裤齐飞的时候 。
为什么不建议过早“露脚踝”?
虽然春天的气温相比冬天有所上升,但寒气始退,气温变化无常,脚踝的皮下脂肪极其薄弱,很容易受到冷空气侵袭 。
如果脚踝长期暴露于外,很容易造成脚踝部血管收缩,影响下肢乃至全身血液循环,抗病能力下降 。
过早露脚踝,不仅可能导致关节炎、风湿等疾病,还容易使足部、小腹、腰骶部着凉,导致血行不畅 。对于女性来说,由此诱发的不同程度痛经、盆腔炎症等也很常见 。
一般情况下,春天温度达到18℃以上且持续两周以上时间(期间不降温,不能有明显温差),才可以逐渐脱掉厚袜、长袜,换上短袜,此时再露脚踝不容易受寒 。
4招帮身体科学“春捂”
从养生角度来说,“春捂”是入春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如果“捂”错部位或温度,可能给身体带来新的麻烦 。
1
“春捂”有3条温度线
一般情况下,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 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一会儿,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适当减衣;
  • 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或日夜温差大于8℃,最好不要脱棉衣;
  • 当白昼气温超过15°C且比较稳定时,就可以穿得稍微单薄些 。
需要提醒的是,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时,就不能“捂”了 。春季穿衣、脱衣应该勤一点 。
2
穿衣要“上薄下厚”
对于春捂的重点,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下厚上薄” 。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 。
中医认为,寒多自下而起,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因此更要注意下身保暖 。除此之外,还要额外关照两个部位:
  • 捂好头颈:春天容易出现大风天气,保护好头部和颈部很重要 。
  • 捂好腹部:腹部温度太低,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做好腹部保暖,能有效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 。
3
四类人群别急着脱冬衣
对于老人、儿童、产妇,以及患有心肺等慢性病的患者,不要过早地脱掉棉毛衣服,以防风寒侵入而致病 。
4
【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 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万能钥匙】“春捂”遵循两个程度
春季气候干燥,很容易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出血,如果穿衣过厚过热,则可能加重这类症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