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机能怎样御寒 冬季容易犯的5种疾病


人的身体机能怎样御寒 冬季容易犯的5种疾病

文章插图
一、人体是如何御寒的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2日报道说,又冷又湿的环境最危险,因为这让大部分热量散发出去,使身体更难补充损失的热量 。无论天气如何,身体首先会使用三大防御机制抵御寒冷 。
1、启动机体耗能降低 。身体获得和消耗能量的水平天生就会变化,以保持体温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减少肌肉收缩,重新分配消耗的碳水化合物 。跑步者学会的创始人兼首席教练马特·约翰逊说:“随着气温大幅降低,神经系统的活动会略微减缓,促使肌肉运动的脉冲也会略微减弱 。”
与此同时,身体会用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制造乳酸 。乳酸与神经系统活动减弱二者相结合将迫使身体活动减弱,以保持热量 。
2、机体的血流放慢 。血流首先减慢的区域是皮肤和神经末梢,包括手指、手臂和脚 。所以这些地方往往最先变凉 。身体保持的热量越多,就越能把核心温度维持在健康范围以内 。然而,这种防御机制可能对心脏不好的人造成损害 。血流受限也会加大血压,这进而影响血液回流心脏 。这可能影响心脏的工作强度,在温度较低时加大心脏的负荷 。
3、机体开始哆嗦 。一则笑话形容穷人御寒方法时说,“御寒基本靠抖” 。实际上为了恢复体温,身体将努力让肌肉和器官发抖以产生热量,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哆嗦 。专家说,这消耗更多能量,效果很差,但当皮肤温度开始下降时就会出现 。
二、冬季容易犯的几种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 。寒潮刺激会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容易造成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 。这就容易导致脑出血、脑梗塞以及心肌梗塞等危险 。尤其是本身曾患有中风、心梗、脑梗等疾病的患者,更易因气候变化而旧病复发 。
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和高危人群要尽量少出门,减少或停止晨练 。倘若非出门不可,需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注意头部保暖 。另外,在家中要适量运动,多喝白开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饮食上,要少饮酒,忌食生冷食物,注意膳食平衡 。情绪上,尽量保持平静,不大悲大喜 。当然,需要按照医嘱定时服药 。
2、呼吸道传染病 。寒冷天气下,感冒、流感、肺炎、老慢支、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 。老年人和儿童更是易感人群 。
建议:家中注意保湿,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日常饮食要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 。出门最好戴上口罩,避免细菌病毒从口鼻进入体内,穿衣需薄厚适度,不宜捂出汗,否则更易患上感冒 。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回家后马上用肥皂洗手,不用脏手抠鼻子 。平时还可以辅以一些食疗方提高抗病能力,例如喝鸡汤、吃大蒜等,都对提高身体免疫力大有裨益 。
3、关节疼痛 。除了本身就有关节炎的患者之外,正常人在寒冷天下下,也会偶尔感到关节不适,例如膝关节疼痛、颈椎和腰椎疼痛等 。
建议:外出时最好关节保暖,戴上围巾呵护颈椎部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全身保暖;不穿低腰裤,穿长款大衣,盖住腰椎部位;不穿短裙、短裤和丝袜,保护膝关节 。有必要的人群,不妨戴上护膝、护腕 。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如果没有静脉曲张,最好泡到膝盖部,催进血液循环,同时起到保护关节的效果 。
4、皮肤干燥瘙痒 。气候干燥,皮肤表面油脂不足,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 。在北方,还时常伴有大风和沙尘,皮肤极易变得粗糙,甚至引发皲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