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冬天养生的中药有哪些 冬季养生食疗高手


适合冬天养生的中药有哪些 冬季养生食疗高手

文章插图
一、冬天中医养生的常见药材
干姜,其味苦、涩,性温,归脾、肝经 。它同属温补药材,具有温经止血及温中止痛功效,以及兼具温肺作用,可用来化痰止咳 。
玉桂,其味辛甘,性热,归脾、肾、心、肝经,且具温补肾阳、温中逐寒、散寒止痛等作用,可治疗腹痛 。
蜀椒,又名川椒,乃花椒的成熟外皮,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 。有温中止痛的功用,能治脾胃虚寒 。
胡椒,属辛热,归胃、大肠经,可治胃寒 。
丁香,性味辛,属温,归脾、胃、肾经,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及温肾助阳 。以上五种药材均属于温补性质中药,于冬天应用,能够温中御寒,但用药前必须先请教注册中医的专业意见 。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名贵中药适合在冬天吃呢?
冬天中医养生的3种贵药材
人参:人参适用于身体虚弱者、呼吸气短者、走路气急者、盗汗肢冷者、咽于舌燥者、神疲乏力者、失眠多梦者、食欲不佳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肝阳、肝肿瘤、慢性肾炎、心肌炎等患者;红参补益脾胃,补气补血补阳均可奏效,但阴虚火旺者和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 。适用于畏寒怕冷、手脚不暖、头昏体倦、四肢乏力、关节酸软、气血不和、年老体衰和妇女贫血等;西洋参适宜人体肝火旺、口腔生热疮、阴虚阳亢、便干尿赤等患者,可补阴生津,有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效 。
阿胶:阿胶又叫“驴皮胶”,被称为“补血圣药”,性味甘平,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等功能,适用于血虚引起的脸色姜黄瞧悴、头晕眼花、心烦失眠及妇女月经过多、妊娠出血(先兆流产)等 。由于阿胶尚具有滋阴润肺作用,故又能治疗碉虚肺燥之干咳无痰、痰少或痰中略带血丝、咽喉干燥、面部潮红、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舌淡苔薄白等症 。
鹿茸:鹿茸历来是名贵滋补品,能增强免疫力,抗疾病抗衰老,老年人每年冬季适当服用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能补肾虚,益精血,强筋骨,用于肾阳不足、畏寒乏力、阳痿滑精、尿频遗尿、女子不孕、产后虚弱等症 。
二、冬季养生食物有什么
健胃之最——山楂
火锅是很多人冬季大餐必不可少的选择,但这种饮食往往浓油多肉,属肥甘厚腻之品,吃多了不易消化,此时,山楂就派上用场了 。
山楂是这个季节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药食两用水果 。明代药学著作《本草通玄》中记载山楂能“消油垢之积”;《本草纲目》说它“化饮食,消肉积”;《本草再新》记载山楂能“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现代研究表明,山楂中的枸橼酸能明显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消化肉食等蛋白质的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山楂有活血化瘀、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不宜过多食用山楂,以免诱发流产 。
健脾饼 。用60克山楂肉、60克白术、30克神曲,共研成细末,制成如一元硬币大小的饼,隔水蒸熟、晒干后即可食用 。每次吃1~2个小饼,亦食亦药 。其中,白术甘温,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三种助消化的药合在一起,适用于肉食积滞、脾虚食积、小儿食积等各种饮食积滞引起的消化不良 。
补脾之最——山药
饮食过度、饮食不节,加上精神紧张、压力大,导致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受损 。在讲究进补的冬季,脾胃不好又怎能吸收?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张明指出,冬季进补必先调理好脾胃,否则进补也是徒劳,反倒加重脾胃负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