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竹鼠

养殖竹鼠需要注意什么?保持饲料新鲜,粗料雨水未干不能投喂 。投喂定时定量,不能随意突然改变饲料配方 。粗料和精料的比例7:3为宜 。冬天防?。?竹鼠的免疫力非常重要 。建议在秋季做好肠道寄生虫防控 。加强营养,调理肠胃促进营养全面吸收 。体格健壮高免疫力,方可保证越冬安全 。据查野生动物在秋天季节里大量采食食物 , 储存能量 。在皮下形成一层脂肪层,用来抵御严寒 。竹鼠胆子比较小,很容易受到惊吓 , 饲养期间减少惊吓有助于竹鼠生长 。
疾病预防 防治方法
1.外伤——由于互相抢吃、受惊吓、争窝室而互相打斗咬伤,或运输时被铁笼钩伤引起 。主要表现为不愿吃食,流涎,粘膜潮红发炎,重者精神萎靡 , 体温升高 。轻微创伤涂以碘酒防感染,伤重者排出脓汁后,用消炎水洗净伤口,涂碘酒后撒上消炎粉 , 单独饲养,以防再次致伤,必要时肌肉注射10万~20万单位青霉素或者链霉素20万单位每日2次 , 3天为1个疗程 。
2.肠胃炎——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拉稀、腹部和尾部被毛潮湿 。该病一般通过观察粪便进行诊断 。治疗可用土霉素1片捣碎拌玉米粉或米饭喂饲,每天2次,2~3天可愈 。
3.感冒——由于天气突变 , 竹鼠被风吹雨淋受寒引起,病鼠呼吸加快,畏寒,流清鼻涕,减食或不食 。治疗可用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 , 每次0.5毫升,每天2次 。或者肌肉注射安乃近0.2~0.5ml,每日1次 。
4.中暑——主要由高温引起,表现为骚动不安 , 呼吸急促 , 走动不稳,如醉酒状 。治疗可将病鼠捉出埋入湿沙中,露出头部,防止大量饮水 , 否则即使中暑解除,该鼠也难养活 。约15分钟可苏醒 。
5.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春夏季 , 病鼠腹大,触摸有波动感,母鼠常被误认为怀孕,剖检可见腹中有大量凉粉状(透明胶状)浸出物 。治疗采用新霉素和先锋霉素治疗 , 每次大鼠注射0.5毫升,幼鼠减半 。
6.后脚拖——链球菌感染 。症状:前期走路不利索 , 中后期关节处出现麻木、僵硬、稍有肿胀症状,前腿也会出现感染 。处理方法:肌肉注射青霉素10万+链霉素5万单位 。每天两次 , 连续5天即可治愈 。或注射链霉素10万,同时口服50%葡萄糖+多维 。每天两次连续3~5天 。该病例具有传染性,出现该病例及时隔离 。场地彻底清扫消毒 。感染源为鸡、鸭、猪及其排泄物,尽量远离鼠场 。
7.外寄生虫病——主要由于笼舍与垫草不洁所致 。在被毛深处可发现半个米粒大小的褐色的活动鼠虱,应用灭蚤精或杀虫剂涂于患处 。
8.断牙掉牙——缺钙性掉牙 , 牙齿不间断生长,需要充足钙质补充 。饲料中长期没有添加钙磷就会导致缺钙性掉牙 。养殖新手容易忽略 。饲用多能钙可补充钙质,添加量为1% 。
9.腹胀——非怀孕腹胀有两种:腹水,症状为摇晃有水声,肚皮朝上晃动肚皮出现波浪感,肚皮较软,手感较重 。病鼠早、中期精神 , 采食、粪便均正常 。该病不考虑治疗,肝、肾出现病变治疗没意义 。胀气,肚子较圆,肚皮较硬,轻拍有鼓声,手感较轻 。多见于断奶后鼠仔 。早期灌服EM原液1毫升有效,或藿香正气水1毫升 , 也可醋加大蒜泥灌服,每天两次 。
10.弃仔吃仔——由于母鼠分娩过程中,水分流失、体能大量消耗,会出现短暂的弃仔行为 。母鼠精神沉郁、疲惫,致鼠仔散落池内 。处理方法:(1)50%葡萄糖15毫升给母鼠灌服 , 可让母鼠尽快恢复体力照顾鼠仔 。(2)胎盘片(人药)一片拌料,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有的母鼠带一段时间才弃仔,主要由于产后营养供给不足引起奶水缺乏,鼠仔拼命吸奶头,奶头甚至奶头周围都被吸得通红,母鼠感觉疼痛而烦躁引起弃仔、咬仔 。所以哺乳期营养供给非常重要 。把蛋白含量上调到17%~18%较为合理 。配合甘蔗提供的水分,效果更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