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样御寒 冬季如何御寒从头暖到脚


冬季怎样御寒 冬季如何御寒从头暖到脚

文章插图
一、冬季如何从头暖到脚的技巧
1、头部
头部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部位,所以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 。寒气入侵头部,会引发感冒、鼻炎、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而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还易发生急性心梗、中风等 。
因此,在气温突降时,外出时要戴上帽子,把头部保护起来 。每天清晨耐心梳头,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阳气上升,百脉调顺 。晚上洗头一定要用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 。
2、口鼻
保护口鼻能预防寒气入侵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略 。事实上,呼吸、说话、吃饭都要用到口鼻,在不经意间就有可能从口鼻之中入侵寒气,因此出门时带上口罩,保护好口鼻很重要 。
3、颈部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 。颈部若是受寒,不但会加重颈椎病,还会引发其他慢性病 。因此,体质虚弱的人要穿立领装,配戴围巾 。尤其是老年人,注意保暖对预防心血管病等有一定的好处 。
4、背部
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也是阳气旺盛、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 。背部受寒,日久渐积,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 。而从背部排除寒邪,就可以根治这些病症 。拔火罐、刮痧、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疗法,常选择背部作为治疗部位,就是这个原因 。
5、肚脐
小孩和老人的腹部,特别是肚脐,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通道 。夜间睡觉,不小心踢开被子,腹部受凉,寒气就会从肚脐进入,引起腹痛、腹泻 。有些人会选择给孩子做个兜肚,戴在腹部以保护肚脐,预防受凉 。
6、腰部
腰为肾之府,若腰部受寒,易引发疼痛,全身乏力 。因此,建议在闲暇时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起到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的作用 。
7、脚底
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容易受风寒的地方 。长期在冰冷潮湿的地方行走、鞋袜潮湿后不及时更换、睡觉时脚底正对着空调吹,都会导致寒气入侵 。经常按摩足底,用热水浴足,则可以将寒气从足底排散出去 。
二、冬季御寒的食谱是什么
冬季御寒食谱
太子参炖鹌鹑
材料:鹌鹑、太子参、瘦肉、党参、淮山、桂圆、枸杞 。
做法:先将鹌鹑肉洗净切块,瘦肉洗净切块,然后一起放入砂锅中,用大火慢慢熬,这个时候再把太子参、党参、淮山、桂圆、枸杞一起洗净放入锅中跟鹌鹑肉和瘦肉一直炖煮,等煮开了以后再用文火熬制一个半小时后加入调味料即可 。
山药羊肉汤
材料:山药、羊肉、姜、胡椒粉、黄酒、葱白 。
做法:先把羊肉洗净,切块,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去血水后捞起来 。把淮山洗净切片后跟羊肉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后用旺火煮沸 。这个时候可以把姜跟葱白全部洗净切片 。等汤煮沸之后把葱白、姜、黄酒、胡椒粉一起放入锅中直到羊肉煮熟再放入调味料 。
排骨炖萝卜
材料:排骨、萝卜 。
做法:先把排骨洗净过下热水去血水,然后把萝卜洗净切块后用盐抹在萝卜上,腌个10分钟后洗净 。这个时候把排骨跟萝卜一起放入锅中熬煮1个半小时后加入调味料即可 。
三、冬季御寒你必须明白的事情
一、人体寒气从哪来?
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这团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 。身体有寒实际上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