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2B铅笔 铅笔上2B( 二 )


主管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卖铅笔可能比造铅笔更赚钱,但吴羹梅先生的目的并不只是赚钱 。回国后,他克服重重困难,找资金,找厂房,找技术,找设备,找原料,终于在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家能够全面自主生产的铅笔厂 。
这看似普通的铅笔,生产制作却需要130多道工序,简单地说主要分四步:
一是制芯,将石墨与黏土按比例调配均匀,然后在1000多度的炉内烘干定型;
二是制杆,将木材截成条板,通过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和油脂,一棵普通大树可以生产17万支铅笔;
三是填充,通过机器开槽后放入笔芯,然后把两块条板压粘成一体;
四是造型,先用机器切割成适度的长短,然后在抛光、上漆、打印商标 。如果需要,还可以在铅笔一端通过铜箍加装橡皮 。
给铅笔上漆
中铅经过不到两年的努力,已经能够生产各种高中低档的铅笔 。当时正值抗日爱国运动高涨,中铅铅笔的笔杆上印有“中国人用中国铅笔”字样 。
因为中铅的铅笔是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原料,所以价格上很有优势,每根只要7分钱 。
国人出于爱国和省钱,纷纷选购中铅的铅笔 。
二、浴火重生虽然创业艰难,但好在开局顺利 。但好景不长,动荡的局势很快给初创的实业带来了致命打击 。当时日本已经开始全面侵华,1937年爆发了淞沪会战,上海陷入炮火之中,中铅被迫停工 。
淞沪会战
战争的破坏能力和破坏速度是惊人的,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很多人考虑的是如何生存,而吴羹梅先生却下定决心,一定要将铅笔厂继续办下去,只有这样国人才能有自己的铅笔可用 。
为了不让自己的企业落入敌人之手,吴羹梅先生决定将工厂整体搬迁 。从上海到武汉,再到宜昌,再到重庆,中铅在三年里搬了三次家 。搬家耗费大量钱财,也丢失了很多器材,即便到了重庆也没有安稳,先后两次遭到日军的轰炸 。
在重重打压之下,合伙人走了,但吴羹梅先生和工人们坚持了下来,在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厂房里坚持生产,成为后方唯一的铅笔厂 。
在八年抗战中,中铅不仅生产了5000多万支铅笔,还生产了军用木箱和军用化工产品,用实际行动支援了抗战 。
军用木箱
虽然中铅是后方仅有的一家铅笔厂,但吴羹梅先生并没有把自己的铅笔卖高价,因此也就没有赚到多少钱 。
反而因为支援抗战、因为物价飙升,陷入举步维艰的经营困境 。到了抗战胜利的时候,中铅已经到了半停工的状态 。
为了继续自己的铅笔梦,吴羹梅先生要把工厂迁回上海,但苦于没有资金 。最终在哥哥的资助下,他在上海租赁了一些厂房,重新开工 。然后分期分批地购入厂房,将其他产能从外地转回上海 。
随后发生的解放战争,对于中铅的正常经营,又造成了打击 。
不仅如此,吴羹梅先生还因为进步爱国,被国民党的特务机关给盯上了,好在有刘少奇等人的照顾,才有惊无险 。全国解放后,吴羹梅先生作为工商界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并先后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
开国大典
1954年,工商局核准了中铅的新商标,从此它的产品正式定名为中华铅笔,成为国产铅笔的标杆 。中华牌商标是中铅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信任和荣誉 。
改革开放后,中铅得到了快速发展 。
1992年,厂子更名为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 。这年春节,邓小平在上海买了4盒中华铅笔和4块橡皮,送给孙子孙女 。
整个九十年代,是中铅发展的黄金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