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为什么喜欢辩论 庄子喜欢辩论吗


庄子为什么喜欢辩论 庄子喜欢辩论吗

文章插图


道法自然
基督教、伊斯兰、佛教和道教并称为中国四大宗教 。
而其中只有道教是纯属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正宗的made in china 。道教尊奉老子为他们的开山教祖,并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又传老君有四弟子,即道教四大真人,其中南华真人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庄子 。
庄子,本来叫庄周,战国时期宋国蒙地人,至于这个“蒙”地,到底是今天的哪个地方,河南商丘和安徽蒙城已争了两千多年,至今还是没一个结果 。
不过,庄子的生卒年倒是没有太大争议,他约生于公元前369年,约死于公元前286年 。算一下,庄子比儒教教主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晚生了182年 。
在这里,有必要这老哥俩放在一起聊一聊,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宋国的开国君主徽子,也就是纣王的哥 。不过庄子的直系祖先是宋国第11任君主宋戴公,而孔子的直系祖先则是宋国第4任君主宋愍公 。
庄子虽然有才华,名气大,但是可能是脾气太臭,因此在当时混得并不好 。历史上记载,他当过最大的官便是蒙地漆园小吏,也就是当地漆树种植园的管理员 。后来可能因为专业不对口,便甩袖子辞了职 。从此以后,庄子便和做官结下了仇,视仕途为草芥,谁劝他当官就骂谁 。最终一生贫困潦倒,只能靠打草鞋或钓鱼糊口养家 。
庄子一生最大的爱好有两个,第一是写文章,第二便是辩论,而他的最佳辩友便是惠施,这也是一位大哲学家 。
不过和大脑不开窍的庄子相比,惠施脑子好使多了,他选择了为官之路,并且越混越大,最后竟做了梁国的宰相 。
有一天,庄子心血来潮,想找老友叙叙旧,也可能好久没人和他痛痛快快地吵一架,有点憋闷,便去梁国看望惠施 。
没想到,有个小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也没找到 。惠施正自发愁呢,而庄子却优哉游哉地自己送上门来了,还笑眯眯地讲故事给他听:“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相来‘吓’我吧?”
庄子损人自夸的本事实在是高,把自己比作高洁的鹓雏,把贪恋宰相之位的惠施比作贪恋腐臭老鼠的猫头鹰,绕着弯子骂人,辛辣犀利,幽默形象,而惠施也只有红脸粗脖子地傻笑的份了 。骂人不吐脏字,确实是是骂人的至高境界 。
庄子和惠施
庄子可称得上是老子的绝对粉丝,对200年前的老前辈推崇备至,只是他比老子的思想更为消极,其鼓吹毁灭一切文明的蒙昧主义,人生理想则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的彻底逃脱,即其在名篇《逍遥游》中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忘掉自己,与万物化而为一,为人生最高境界;神人没有有意的作为,无意求功于世间,次之;圣人无心汲汲于声名,应再次之 。
毋庸置疑,在此极其消极的思想背后,定有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相信庄子若行千里之外,牢骚定可装满一四十八节车厢的火车,其代表性牢骚语为:“圣人生而大盗起 。”竟直接把矛头指向了伟大的王侯们 。
庄子发展道家学说,著书十余万言,编为《庄子》,亦称《南华真经》,今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