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文章插图
#2021生机大会#历史唯物主义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了解的优向选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今天再来说说马克思主义的第二大内容:历史唯物主义 。在此之前,有必要阐明一下人类社会的属性以及阶级的变迁,以便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内容 。
按照正常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以生产劳动为标志,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只能以部落群居的方式存在,所获得的劳动物品必须平均分配才能保证部落的生存与延续 。这便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这个时期,人类通过狩猎、采集等方式获得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慢慢地学会了种植粮食作物与养殖动物,生产力有了提高,劳动产品开始有了富余,于是私有制就产生了 。由于个体劳动的差异化,使得一部分人积累越来越多的劳动产品与财富,而其他人渐渐地失去了土地,沦为富有者的附庸,成为奴隶 。至此,奴隶社会便产生了,也伴随着阶级的产生 。奴隶主为了维护统治,培养了众多的军队,以镇压奴隶们的反抗 。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矛盾日趋激化,奴隶们的思想渐渐觉醒,纷纷起来反抗,在此期间催生了大量的土地拥有者,即地主,他们以雇佣的形式将土地租给一无所有的农民,农民把收成所得上交一部分给地主作为租金,剩下的就归自己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这些奴隶和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带领下,打败了原来的奴隶主,成为新的统治阶级,产生了封建社会 。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金属及其产品的冶炼与制造,使封建农业文明的进步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与此同时,陶瓷、造纸、印刷、火器等技术性的发明创造,为封建社会增添了许多丰富绚丽的色彩,封建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生产关系的变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社会的向前发展,新兴纺织业的出现,让社会分工合作的现象愈加明显,加重了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一方面,社会分工诞生了许多的小作坊主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开始产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另一方面,农民阶级迫切脱离土地的束缚,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压榨使二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也对生产资料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以手工业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也急需生产结构的调整,来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但地主阶级的圈地运动禁锢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无产阶级构成生存威胁,形成对抗性的矛盾 。一个偶然之中必然的契机,即工业革命的出现,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铺平了道路 。密网交织般的阶级矛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封建社会式生产关系,在资产阶级的带领下,被推翻得一干二净 。此后,社会就只剩下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与社会的发展,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社会财富的总和 。
资本家是贪婪的,它总是要想方设法地榨干广大劳动群众的血汗,剥削他们的剩余价值 。资产阶级垄断着所有的生产资料,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社会的进步已经不允许广大的劳动群众继续沉沦下去,他们渐渐地开始觉醒,由此带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了资本主义重重的雷霆一击,动摇了资本主义的根基 。社会需要真正的自由和民主,而不应该仅仅属于资本家等少数人 。正如马克思所说,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者,社会必然会由资产阶级社会步入共产主义社会 。1871年3月,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第一次产生了无产阶级政权,虽然最终以失败为告终,却为后续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1917年10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列宁的带领下,成功地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1927年至1956年,中国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典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