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排污助推室内养殖 对虾偷死怎么办( 二 )


2.2 隔离网与隔离框
网目大小以隔离网破损 1 目,最小规格对虾无逃离或无卡住对虾为标准 。如果可能的话,养殖期间可以一次或多次更换隔离网,以调整网目大小,增加排污效果 , 对虾规格小于 7 cm 时 , 每月更换 1次隔离网;对虾 7~10 cm 时,每半月更换 1 次隔离网;对虾规格大于 10 cm,每月更换 4 次隔离网 。将隔离网镶嵌在隔离框内,隔离网为圆形或方形,半径或边长为 10 cm 或 15 cm 。将隔离框通过螺丝或其他形式盖在排污口上,要求排污口水平边缘与隔离框卡紧并固定,且接触面平滑,避免出现缝隙而残存沉积物 。如果隔离框做成凸形并增加隔离框的半径或边长,排污效果会更好 。
在实际生产操作中,使用圆形竹制罩帘作为隔离框,罩帘上口半径为 15 cm,高低为 12 cm,根据需要外套适宜网目的纱网,纱网紧贴罩帘外部并固定在罩帘上,罩帘边口紧贴池底,必要时用纱网等填塞罩帘边口与池底间的间隙,一般使用重物压在罩帘上 。在没有适宜排污口的情况下,可以将水泵放在排污位置,水管穿过罩帘与纱网,通过水泵电动排污,多使用 0.75 kW 潜水泵,按照排污技术要点进行排污 。
2.3 充气与水循环
池底设置微管(或纳米管)增氧,微管(或纳米管)离池底高度为 1~2 cm 。养殖期间最高水位离池口水平面 30 cm,防止对虾跳出养殖池,在养殖池口水面的四边角安放四台水车,水车运转方向相同,一般 100 m 2 池口安装 4 台 1.5 kW 的水车 。
2.4 排污管
整个外型近似“L”型,排污管直径 15~20 cm,PVC 管;池内短管为排污进水管,长 3~5 cm,垂直,埋在池底且通过接头接水平管一端;水平管为埋在池底并略向下倾斜的水平排污管,水平倾斜角度为 5°,水平管另一端接池外带三通的进排水阀门;进排水阀门上端开口接 PVC 管但接口为活动接口,该 PVC管与水平面垂直,高度与养殖期间最高水位持平 。
3 水循环排污操作方法
3.1 养殖对虾前进行的试验
当初次在一个养殖车间养殖南美白对虾时,不能局限于一些理论数字或者经验,要进行试验,以便能够更好的设计和利用水循环排污设施(方法) 。将养殖池进水达到养殖对虾时的水位,并安装水车,在水泥池内全池均匀泼洒粉状配合饲料,待饲料完全沉入池底,开动水车,然后进行观察,在 5~15 min 内,沉底的配合饲料基本都集中到排污附近时,水车安装就达到要求了 。
3.2 排污操作
在养殖生产阶段,排污前,关闭微管(或纳米管)增氧,开动水车 5 min 后,排放池塘污水,污水排放结束后,养殖池添加新鲜达标养殖用水至预定水位 。
3.3 排污期间的注意事项
3.3.1 污水排放时间控制 换水排污选择在晴天8:00 以后进行,上午光线好的时候排污,光合细菌或藻类等生长旺盛,水质稳定,排放污水不容易出现问题 。
对虾生病时或者水质理化因子超标时,全天均可以换水,但最好选择在白天光线强时进行 。排放污水的时间要控制在上次投喂饲料 1 h 之后和下次投喂饲料 1 h 之前进行 。
避开对虾大量蜕壳的时间排放污水,如夜间及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尽量不排水 。
如果不是情况特殊,阴雨天不换污水 。水环境出现较大变化时,不宜立即排污水 , 要在 1 h 后 , 水环境稳定再排放污水 。比如在池塘内使用各种投入品等 。
3.3.2 排污水速度控制 开始排污水时,缓缓的打开排水阀门,而后逐渐加大排水速度 , 一般阀门半开 1 min,再全部打开阀门 。
对虾规格小时排污速度慢,对虾规格大时排污速度快,养殖 1 个月前的对虾养殖池,可以一直采用半开阀门排放污水;养殖 1 个月后至 2 个月前的对虾养殖,基本是全部打开阀门排放污水;养殖 2个月后至 3 个月前的对虾养殖池,根据养殖水质情况,采用全部打开阀门排放污水,并间断性的使用池外与水平垂直的排污管排水;养殖 3 个月以后的对虾养殖池,使用池外与水平垂直的排污管排水 。对虾生病时或者水质理化因子超标时,通过排污水及时调整好对虾的生态环境 , 但为了避免对虾对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应激,给对虾养殖造成更大的危害,排污水的速度以半开阀门排放污水为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