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排污助推室内养殖 对虾偷死怎么办( 五 )


所以,要保证养殖水体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必须保持24小时不间断曝气,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 。可以在天气晴好的时候 , 上午10:30以后打开部分棚膜,保持良好通风,下午3:30以前,盖好棚膜 。这样,既可以与自然界进行有效的空气交流,又可以及时保证棚温度损失最小 。
天气晴好时,中午进行通风换气
2、水质与底质:冬季水产养殖,藻类培植是一大难题 。我们知道 , 藻类是利用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分解物,在阳光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为养殖水体提供大量的溶解氧 。
但是,冬季大棚一般透光率较低,特别是有些养殖场为了“省钱”,购买的棚膜透光率较差,这就大大地影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 。光照不足,加上水温变化 , 导致藻类生长弱,甚至难以培藻 。这对调节水质和底质、提供充足的氧气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化学改底、微生物制剂稳水来保证水质与底质的稳定 。实际上,水质与底质的“变坏”,最终也体现在养殖水体“缺氧” 。通过下图,各位可知养殖水体中,最大的耗氧源不是养殖的对虾,而是底质发酵、分解消耗 。
底质有机物分解等是最大的耗氧源
因此,冬季水产养殖更应该早期预防底质变坏 。当水温足够低时,底部微生物活动弱、对虾活动弱,等等因素造成底部“未变坏” 。
一旦连续晴好天气 , 棚内温度快速上升,养殖水体中生物活动量增加,微生物、藻类、对虾等活动量都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于是 , 水体内溶解氧消耗增加,底部发酵、分解活动增强 。
当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不足时,特别是池塘底部最容易形成“缺氧”状态,厌氧发酵的过程,往往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量及毒性都会增大 , 极易造成对虾中毒、缺氧、偷死 。
当冷空气过后,要特别引起注意,先化学改底 , 提高池底氧化还原电位,再补高效的有益菌,快速分解有机质及残留物 。注意 , 冬季少用芽孢类“高耗氧”的微生物 。保持增氧机的功率在0.7千瓦/时以上 , 而且最好是底部增氧 。
3、提高消化率:由于冬季养殖水温低,对虾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也随之降低 。于是,需要辅助提高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 。
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的途径,一是饲料生产工艺上解决,这是由饲料厂决定的 , 当你选择了某一品牌的饲料,其消化利用率也就是个“定值”了 。二是通过现场操作解决 。其一是饲喂方式,少量多餐 , 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采食率 。这是在提高“进食量”上下功夫,并没有解决“消化吸收率”问题 。其二是添加生物制剂,体外消化加体内微生物辅助 。这样,既可以减轻对虾肝胰腺的负担,也可以有效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 。
近年来,我们在虾苗、成虾养殖方面 , 大量采用了微生物制剂拌料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重点在于先选择好高效的微生物制剂,然后正确地使用 。不要认为选择了好的产品 , 就一定得到好的结果 。如果不正确地使用,包括养殖过程中的许多技术,不正确的操作,都不会达到预期效果 。
营养储备不足,导致冬季养殖对虾的蜕壳周期延长,一般都要20多天 。这会带来一些问题 , 一是营养储备不足,蜕壳不遂,造成偷死;二是蜕壳周期延长,一部分虾体表沾染“污染物”的机会增加,经常会形成“铁虾” , 虾壳表明粘上很多沙粒、泥粒、有机质残余物等,造成对虾无法正常蜕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