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湖放养的鱼苗都是啥鱼 草鱼卵怎么孵化

草鱼卵怎么孵化,人工湖放养的鱼苗都是啥鱼?放的鲫鱼 , 鲤鱼,白条,鲢鳙 。
人工湖因为是人工挖出来的,往往是死水一潭 。所以需要放养鲢鳙净化水质 。而放入鲫鱼、鲤鱼属于生长快,价格便宜,繁殖快的鱼种,也有利于休闲垂钓 。
白条的话其实不用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密密麻麻全部孵出来 。这些鱼可以搭配生长,互相搭配 。
公鱼会排卵吗?四五月份 。水库的小公鱼会在春季的四五月间,当水草开始生长时鱼就排卵了,因为鱼卵要附着在水草上 。
鱼繁殖后代有三种方式
1.卵生:包括草鱼、金鱼、大马哈鱼等品种,母鱼产卵时会释放信息素引诱公鱼,公鱼则会撞击母鱼的腹部促进它排卵,排卵后公鱼会在卵上受精 。
2.卵胎生:包括剑尾鱼、鹤嘴鱼等品种,公鱼会对母鱼进行体内受精,当母鱼的胎斑变大、颜色变黑且肛门突出时,就会开始产卵 。
3.胎生:包括月光鱼、杜父鱼等品种,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 。
这条草鱼尾巴那地方长白毛是怎么回事?金鱼身上长白毛,尾巴都烂了,应该是水霉病 。
(1)水霉?。ǚ裘共? ,白毛?。┦遣萦阒饕悴≈? ,锦鲤、金鱼、四大家鱼都非常容易患上水霉病 。其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 。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 , 导致病菌侵入伤口 。
(2)鱼体长出“白毛” , 呈灰白色 , 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 , 同时病鱼食欲减退 。如果不及时治疗,当病菌侵入到体内时,鱼就会逐渐衰弱死亡 。当寄生在鳃部时就形成鳃霉病,常引起爆发性死亡 。
(3)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 。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 , 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 。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 。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
(4)水霉?。ǚ裘共? ,白毛?。┑闹瘟品椒ǎ?
1.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 , 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
2.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
3.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 , 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
4.用1: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
5.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
6.2%-3%的盐水浸洗 , 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
鱼苗对水质的要求有哪些?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成苗种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 。在此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以供参考 。一、检查清塘效果 。鱼苗下塘前1天~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主要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发现野杂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应重新清塘,同时拉网还可使堆积在池底剩余的清塘药物充分溶解,以防危害鱼苗 。二、检查池塘中的残留药物 。如药物毒性尚未完全消失,可能导致下塘鱼苗中毒死亡 。检查方法是:取半桶底层水 , 将鱼苗放入底层水中试验,或将鱼苗置于池塘内的小网箱中,观察8小时~12小时 , 以确定鱼苗能否入池;经生石灰清塘的可测定池水的酸碱度 , 如pH值在8.5以下,说明毒性已消失,可放鱼苗;观察池水,如有水蚤存在 , 则表明毒性已消失 。三、检查池水的肥度 。主要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的多少来判断 。鱼苗下塘时池水以灰白色、黄绿色或淡黄色 , 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每升水含轮虫10000个左右,生物量每升20毫克~30毫克为好 。池水肥度不够 , 鱼苗会因缺少饵料而生长不好 , 应立即在向阳的池角堆肥或泼洒腐熟的粪浆以培肥水质 。发现水质太肥时 , 应先加适量清水冲稀后再放鱼 。如池塘施基肥过早,轮虫高峰已过 , 池水中产生过量的大型浮游动物如水蚤 , 抑制鱼苗适口的小型浮游动物繁殖,干扰鱼苗的活动与摄食,可用0.3~0.5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1天~2天后可放鱼苗,或每亩放养13厘米以上的鳙鱼种300尾~400尾吃掉大型浮游动物 。同时还可根据鳙在黎明前浮头轻重来判断池水肥度是否适宜,但在放养鱼苗前应将鳙全部捕出 。四、及时下塘 。鱼苗孵出4天~5天 , 可见两个眼点,一个腰点,在水中能正常平游时,应及时过数下塘 。入池过早,鱼苗太嫩,容易沉入底泥造成死亡,过迟则影响鱼苗生长,成活率低 。五、放养规格应该一致 。同一池塘放养的鱼苗,应品种相同,规格一致 , 并一次放足,以免发生大鱼压制或吃食小鱼及出现规格不齐的现象 。六、调节水温 。鱼苗下塘时,池水与装鱼苗容器的温差不能超过±3℃ 。如果温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 , 鱼苗适应后再下塘 。如用塑料袋充氧运输的鱼苗,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在鱼池中的网箱内,待池内水温与袋内一致,让池水与袋内的水逐渐混合,过20分钟后再将鱼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网箱内,以此调节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的适应即“缓苗” 。如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倒入池中,往往鱼苗死亡率极高 。七、应在鱼苗饱食后再下塘 。鱼苗下塘前可喂一次蛋黄,每10万尾鱼苗喂蛋黄一个 。方法是将鸡蛋或鸭蛋充分煮熟,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住在水中揉成蛋黄水泼给鱼苗吃,也可投喂饲料酵母或轮虫 。坚持鱼苗饱食下塘,其成活率能明显提高 。八、选择适宜的放养时间、地点和方法 。鱼苗放养应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此时水温高,溶氧充足 , 有利于鱼苗下塘后迅速恢复正常的活动,应避免阴雨大风天气或夜间入池 。有风天则应在深水处的上风头放苗,以免在下风头鱼苗被风浪吹到池边或压到池底造成大批死亡 。放苗时应将盛鱼苗的容器缓慢倾斜于水中,紧贴水面让鱼苗慢慢游出或将盛苗容器缓缓向后拉出,不可将鱼苗猛然倒入池中 。另外鱼苗入池后不要马上离开,要等鱼苗散开游入池中再离去 。如发现鱼苗密集成团,要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 。九、池水深度合适 。要求池水以40厘米~50厘米深为好,这样经日晒水温易提高,光照充足,水质易培肥,饵料生物繁殖快,有利于鱼苗快速生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