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重调养 秋季宜食养肺果蔬


秋季保健重调养 秋季宜食养肺果蔬

文章插图
一、秋季保健怎么调养
调养起居
调养从清晨开始 。秋季气候干燥,但清晨却多是天高气爽,空气清新,是一日当中最为舒适的时候 。早睡早起是好习惯,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此外,据有关专家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而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 。秋季的适当早起,可缩短或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
秋季昼热夜凉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止秋凉感冒 。为了提高人体在冬天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们,应特别进行秋季锻炼,以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接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
调节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调理对身体的保健功效同样不可忽视 。遵循季节变换的规律,科学进食,由内而外地调养,这就是“食疗”的功效 。皮肤与口角干燥、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现象,这些现象常被称为“秋燥”现象 。当出现此种状况时,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药粥 。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服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时刻多补充水分及水溶性维生素b和c,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不要过量吃瓜果,因为容易坏肚又损伤脾胃;少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的温燥热食物,以防温病热症 。
饮食除以酸、润为主之外,还须提醒的是,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加上秋收时候食物品种丰富,贪食的人们千万记得要管住你的馋嘴,以免伤及肠胃 。
调气养生
秋冬季寒风萧瑟,多少使人触景生情,尤其年老之人,垂暮之感使得情绪低落 。忧郁、烦躁的情绪变化会对身体的健康产生不少的影响 。摆脱气候带来的情绪变换,应该调整好自身的精神状态,振作精神,调整状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
调护运动
金秋时节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运动量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剧烈 。如郊游登山是一项适宜秋季的锻炼项目,不仅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脏的收缩力增大 。对于久居闹市的人们来说,新鲜的空气,身体的运动,外加愉悦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二、“多事之秋”如何养生
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 。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
宋代养生家陈直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 。”可见,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正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
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所以,中老年人要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愉悦和谐的情绪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