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自学景观设计需看什么书( 四 )


②忠实于自然 , 但不是照抄自然 。
③落墨前部分即十分之七忠实于自然,后部分即十分三忠实于画理 。
④注意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解 。“山形步步移”
另外一定要注意线条的运用,线条用好了山水会很有味道的 。
中国画的笔法
笔法,是运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笔锋的运用和各种用笔的技法 。执笔法和笔锋的运用是只谈用笔,而各种用笔的技法 , 则是笔中有墨,墨中有笔 。笔、墨、水三者是鱼水关系 , 不沾水、不沾墨的净笔不会出形,纯水、纯墨不用笔也难上画面,泼墨、泼彩也要用笔因势利导 。为讲述方便则将笔法与墨法分开讲 。
执笔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个字 。
“擫”是用大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 。“押”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的外侧 。“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
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 , 再学运腕,用五字执笔法还要做到“指实掌虚”,掌不仅要虚还要竖起来,“掌竖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悬肘” 。悬腕是把手腕离开桌面,悬腕的运动轴心在肘 。其旋转的幅度可以加大 。如画大幅作品,是站在案前作画,还必须悬肘,悬肘的运动轴心在肩 , 旋转的幅度大于悬腕,但画工笔人物面部五官的细微处,必须枕腕来画,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这样指头也得以稳定 , 便于描绘其精细处 。
笔锋的运用
毛笔的笔头分三段 , 最尖的部位是笔尖,中部是笔腹与笔管相接处为笔根 。笔锋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区别 。
中锋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线条挺拔流畅,中锋也叫正锋,或叫正用笔 。用中锋画的线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 。画时提、按用力比较均匀,行笔较稳 。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则线条会有粗细变化 。
侧锋是笔管与纸面不垂直,笔管倾斜,行笔时笔管所指的方向和所画的线条方向也有一定的角度,笔尖不在墨线中间,笔尖的一边光,笔腹的一边毛 , 并有飞白的效果,侧锋线条一边轻、一边重,有一种切削感 。
顺锋是指笔从怀内至怀外(由左向右):由上向下 , 这样的笔锋呈顺势,叫顺锋用笔 。
逆锋则与顺锋向相反的方向行笔 , 笔锋也采用逆势 。正用和倒用都可以逆行笔,于笔锋推进中,受阻散开自然形成飞白效果 。按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画出的效果也不相同 。
笔锋的运用还有:“提按”、“转折”、“虚实”、“滑涩”、“顿”、“戳”、“揉”等方法 。
用笔通常容易有三种毛病,即“版”、“刻”、“结” 。“版”,缺少腕力,下笔犹豫不定,勾画出的形状不准确、不自然、扁而平缺少立体感 。
“刻”,笔迹显露,运笔呆滞,转折的地方出现不应有的棱角 。
“结”,笔迹迟顿,该散的地方散不开,运笔不流畅 。
笔法必须服从为客观形象造型的要求,同时必须接受画家思想感情的指挥,所以由于描绘对象和画家个性感情的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笔法和艺术效果 。
(1) 立意
立意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立意的高低,决定了绘画的寓意深度以及艺术魅力 。倘若无立意而构图,必然随笔填凑,胸无主宰 。构图随“意”而立,才能产生相适应的构图来完成作者的绘画意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