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款好车 质量最好的车型( 二 )


时间来到2014年,奥迪基于同时期7代高尔夫的MQB平台,推出了第3代TT 。这代车型造型极其犀利,一改此前圆润可爱的风格,明显更偏向于男性用户 。新平台的加持,让第3代TT在性能方面更进一步 。以TT RS车型为例,它的2.5T五缸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到了400马力,最大扭矩提升至480N·m,在全新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以及四驱系统加持下,0-100km/h加速仅需3.7秒,一度成为奥迪品牌里除了R8以外加速最快的车型!
不过随着全球节能减排大趋势的蔓延,以及小跑车市场的不断缩水,奥迪TT近些年的销量一路走低 。加之其横置前驱的特性注定不会受到硬核车迷的喜爱,所以在玩车圈子里也没有得到太高的认可度,被宝马新推出的M2等后驱轿跑远远甩开 。最终,奥迪在2019年就已经决定不再推出TT的换代车型,并且在2021年正式在全球范围结束了TT的生产销售 。
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代TT将会变成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跑车,名字有可能也会改成诸如“TT e-tron”这样的叫法......
2016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长城汽车发布了全新高端品牌WEY,并且发布了WEY 01和WEY 02两款概念车 。次年4月,WEY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VV7正式上市,售价16.78-17.77万元 。凭借着漂亮前卫的外形设计、豪华感十足的内饰、丰富的配置、越级的NVH质感和舒适性,VV7上市后一炮而红,上市首月销量就超过了3000台,随后一路走高,巅峰月销量甚至突破了1万台 。
要知道,2017年大家对于高端国产车的接受程度并不像当下这么高,一辆售价接近20万的国产SUV,能做到月销量破万绝对是一件极其成功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VV7的火爆,才真正为国产车打开了价格天花板,就连后来领克的崛起也少不了WEY的铺路 。
在VV7获得成功后,WEY又趁热打铁,推出了定位更低一些的VV5和VV6,将WEY品牌的准入门槛从原本的接近20万,降到了仅需13万左右 。这两款车的销量同样非常不错,VV5巅峰期可以月销破万,VV6也能一直稳定在每个月4000台左右的水平 。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WEY系列过于注重车辆的静态感受,堆砌了大量的隔音材质以及配置,导致车辆超重 。以VV7为例,它的车长不到4.75米,但车重却达到了2吨重!要知道,车长4.85米的本田冠道,其2.0T车型的车重也不过1.8吨出头!超重的身材,再加上当时长城还没有量产DHT混动系统,最终导致WEY系列的三款车型都有油耗偏高、动态行驶感受一般的现象 。
此外,VV7系列的设计师、前宝马设计师皮埃尔·勒克莱克在2017年底从长城汽车离职,导致WEY品牌后续车型逐渐失去了设计方面的优势,也进一步加剧了VV系列三款车型的退市 。随着如今长城把重心转到以DHT混动系统为主导的“咖啡”系列新车,VV系列的三款车也完成了开疆辟土的历史使命,在2021年中旬低调停产退市 。
作为宝马探索纯电动车的开端,i3诞生于2013年,并在2021年9月推出最后一个限量版车型后正式停产 。在其8年的生命周期里,全球销量超过25万辆,在2020年更是凭借着超过4万辆的全球销量成为仅次于日产聆风和特斯拉Model S的全球第三受欢迎电动车 。对于宝马而言,i3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它是宝马i系列的第一款车,很多先进理念对后续的电动汽车有着很深的影响 。
例如作为一辆车长只有4米的小车,i3创新地采用了对开门式设计,这就让车辆后排乘客上下车变得极其方便 。而它的后排空间,也可以轻松地乘坐两名身高180cm的成年人,并且在中控台、座椅、顶棚等位置使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以体现新能源车对于环境的友好 。
由于车辆采用了对开门设计,没有了传统的B柱结构,为了保证车身刚性,i3极其罕见地使用了只有超跑才会用的碳纤维一体化车身骨架,不仅能够大幅提高车身的刚性,还能有效地降低重量 。再加上车辆后置后驱的动力形式,以及镶嵌在地板内部的电池组带来的低重心,i3的驾驶感受即使放到今天,依然比大部分电动车都要更强 。不过这种高成本的车身材质,自然也带来了高售价 。2013年i3在中国上市时,售价高达44.98万,尽管后续逐渐降价到30.58万销售,但比起特斯拉Model 3等更便宜的车型还是没有什么竞争力,最终i3这款车也没能逃离停产的命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