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浅静脉炎症状是什么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法_


血栓性浅静脉炎症状是什么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法_

文章插图
一、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会出现什么症状
(1)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最为常见,下肢多于上肢 。常有筋瘤病史 。临床表现主要是累及一条浅静脉,沿着发病的静脉出现疼痛、红肿、灼热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可扪及结节或硬索状物,有明显压痛 。当浅静脉炎累及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片状区域性炎性结节,则为浅静脉周围炎 。患者可伴有低热,站立时疼痛尤为明显 。患处炎症消退后,局部可遗留色素沉着或无痛性纤维硬结,一般需1~3个月后才能消失 。
(2)胸腹壁浅静脉炎:多为单侧胸腹壁出现一条索状硬物,长10~20cm,皮肤发红、轻度刺痛 。肢体活动时,局部可有牵掣痛,用手按压条索两端,皮肤上可现一条凹陷的浅沟,炎症消退后遗留皮肤色素沉着 。一般无全身表现 。
(3)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于四肢,即浅静脉血栓性炎症呈游走性发作,当一处炎性硬结消失后,其他部位的浅静脉又出现病变,具有游走、间歇、反复发作的特点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伴有低热、全身不适等 。
二、对于血栓性浅静脉炎要如何治疗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湿热蕴结证
证候:患肢肿胀、发热,皮肤发红、胀痛,喜冷恶热,或有条索状物;或微恶寒发热;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
方药:清利通络汤加减 。发于上肢加桑枝;发于下肢加牛膝;红肿消退,疼痛未减者,加赤芍、泽兰、地龙、忍冬藤 。
②脉络瘀阻证
证候:患肢疼痛、肿胀、皮色红紫,活动后则甚,小腿部挤压刺痛,或见条索状物,按之柔韧或似弓弦;舌有瘀点、瘀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脉沉细或沉涩 。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
方药:活血通脉汤加鸡血藤、桃仁、忍冬藤 。发于上肢加桂枝;发于下肢用牛膝,兼服四虫丸 。
③肝气郁结证
证候:胸腹壁有条索状物,固定不移,刺痛,胀痛,或牵掣痛;伴胸闷、暖气等;舌质淡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或弦涩 。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解毒 。
方药: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 。疼痛重者,加三棱、鸡血藤、忍冬藤等 。
(2)外治
①初期可用消炎软膏或金黄膏外敷,每日换药1次 。局部红肿渐消,可选用拔毒膏贴敷 。
②后期可用熏洗疗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方用当归尾12g,白芷9g,羌活9g,独活9g,桃仁9g,红花12g,海桐皮9g,威灵仙12g,生艾叶15g,生姜60g,水煎后熏洗 。有活血通络、疏风散结之功 。
2.其他疗法
本病抗生素治疗无效,少数病例可采取手术切除病灶及物理疗法 。针灸疗法有一定疗效 。
三、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1、机械性:
(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这是静脉炎的原因 。
(2)静脉炎的原因: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
(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
2、化学性: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
3、细菌性: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 。
4: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 。)和静脉炎开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