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后颈部水肿怎么办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甲状腺手术后颈部水肿怎么办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甲状腺手术后颈部水肿怎么办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治疗,其中以乳头状癌比较多见,这种类型也是在甲状腺癌预后相对较好的病理类型之一,其他还有髓样癌、未分化癌等不同的类型,术后碘盐,忌海鲜产品 。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科恶性肿瘤,手术一般采取甲状腺癌根治术,由于手术的范围较大,术后切除或者损伤甲状旁腺,会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异常,容易出现水肿的现象,要定期服药,定期复查 。
甲状腺癌在术后要注意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油炸、烘烤、腌制的食物,不要吃辛辣、肥腻、粘滞的食物 。运动量不宜过大,以散步、慢走为宜 。
注意事项:
在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多的活动,不要抽烟,不要喝酒 。调整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二、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器官部位,每年患上甲状腺肿瘤的患者数不胜数 。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呈薄薄的一层,位于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平均重量成大约20-25g,女性略大略重 。甲状腺后面有甲状旁腺4枚及喉返神经 。血液供应主要有四条动脉,即甲状腺上下动脉,所以甲状腺血供较丰富,腺体受颈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 。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一般人每日食物中约有100-200μg 无机碘化合物,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循环,迅速为甲状腺摄取浓缩,腺体中贮碘约为全身的1/5 。碘化物进入细胞后,经过氧化酶的作用,产生活性碘迅速与胶质腔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的酪氨酸基结合,形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碘化酪氨酸通过氧化酶的作用,使MIT和DIT偶联结合成甲状腺素(T4),MID和DIT偶联结合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贮存于胶质腔内,合成的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分泌至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血浆中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以利转运和调节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 。甲状腺素(T4)在外周组织经脱碘分别形成生物活性较强的T3和无生物活性的rT3 。脱下的碘可被重新利用 。所以,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 T4、T3及rT3均增高,而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三者均低于正常值 。甲状腺素分泌量由垂体细胞分泌的TSH通过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调节 。而TSH则由下丘脑分泌的TRH控制,从而形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甲状腺功能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甲状腺激素又会反过来刺激下丘脑与垂体,抑制下丘脑分泌的TRH与垂体分泌的TSH,从而达到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效果,这种调节又叫反馈调节 。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分泌的有生物活性的激素有甲状腺素(又名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 。它们是一组含碘的酪氨酸,它是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在甲状腺腺细胞内合成 。甲状腺腺细胞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 。人体每天从饮食摄取100~200μg碘,其中约有1/3碘进入甲状腺 。甲状腺含碘总量约8000μg,占全身含碘量的90%,说明甲状腺具有很强的泵碘能力 。甲状腺功能亢进,泵碘能力超过正常,摄入碘量增加;低下时则低于正常,摄入碘量减少 。故临床把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131I)的能力作为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方法之一 。碘离子被摄入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后,在过氧化酶的作用下,迅速氧化为活化碘,然后经碘化酶的作用使甲状球蛋白中的酪氨酸残基碘化,生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 。再在缩合酶的作用下,将它们缩合成T4或T3 。这样,含有四种酪氨酸残基的甲状球蛋白贮存在滤泡腔内(请参阅生物化学有关章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